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字数: 4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 常建华
出版日期: 2020-11-01
商品条码: 978750087435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9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1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在节日里 读懂中国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 常建华教授 研究力作 以敬畏之心,还原中国传统节日仪式感 系统反映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 复苏传统文化记忆,确认民族精神归属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为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建华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力作。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书名中的“古代”包括清朝后期,实际上本书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岁时节日。作者力求将本书写成具有普及性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因此尽量避免大段引用资料,凡引用历史资料一般只在文中说明作者、书名,不做详细注释。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既便于读者理解正文,同时也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作者简介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明清史。主要著述:《日常生活的历史学》《观念、史料与视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明代宗族研究》《朝鲜族谱研究》《宗族志》《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清朝大历史》……主编《中国乡村社会史名篇精读》《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中国社会史经典精读》《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分省辑刊》等;合编《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等;发表论文、综述、书评、随笔等330余篇。
目录
元旦
元旦小释
祀神祭祖与拜贺
元旦饮食
从初一到初五
人日
人胜
登高
鬼鸟
八宝羹·煎饼
立春
东郊迎春
春牛芒神
打春求吉
春盘
春胜·春幡·宜春字
上元
灯节之源
灯节之流
祈蚕与紫姑卜
从豆糜到元宵
天穿与填仓
天穿节由来
天仓·添仓·填仓
晦日·中和·二月二
晦日
中和
二月二与龙抬头
社日与土地神诞
花朝
中春花朝
百花生日
文昌诞
文昌神信仰的形成
文昌神信仰的传播与普及
文昌诞节的地域分布与形态
文昌诞节的特点
上巳
上巳由来:祓禊与求子
流杯聚会与射礼·踏青
戴荠插柳·祀神·农占
寒食与清明
寒食的起源与演变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
墓祭
春游与娱乐
插柳与簪柳
浴沸
浴沸活动的传入
浴沸节习俗种种
端午
药俗
饰物
竞渡
角黍
夏至与天贶
夏至
天贶
七夕
牵牛织女
乞巧种种
中元
盂兰盆会
中元释义
祭祖活动
中秋
玩月拜月
月饼由来
月亮占候
摸秋送子
重阳
重阳来历
登高远眺
茱萸避恶
菊花延寿
重阳花糕
十月朝与下元
“十月朝”的起源
送寒衣
开炉
涤场与祀牛
祀厉礼俗
下元
冬至
祭天
数九
测日影·添线·飞灰
履长与献鞋袜
绝事与拜贺
祭祖
冬至馄饨及其它
腊日与腊八
腊日源流
腊会与腊赐
腊除
收藏
浴沸与腊八
祀灶
灶神的来源
祀灶
扫舍·跳灶王·赶乱岁·口数粥
照田蚕
除夕
桃符·春联·门神
照虚耗
驱邪风俗种种
宿岁·馈岁·分岁·守岁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1 明洪武时期宫廷的正旦礼仪与节庆
附录2 清代宫廷元旦节庆制度
附录3 江南的“走三桥”与中国岁时节日文化
附录4 三教合一话中元
摘要
元旦小释 元旦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缪启愉辑释本,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说:“正月元旦,是谓正日。”宋朝人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一书中,“元日”部分从三国到宋朝的诗歌里,就有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朝元、岁旦、新正等名称,其中以元旦最普遍。明清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一般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及新年的名称一直流行到今天,不过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元旦及新年是指阳历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相当于现在阴历的春节。 中国古代元旦历朝所在季节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历法岁首的确定有过变化:夏朝是正月初春,殷朝是十二月寒冬,周朝是十一月冬至前后,秦朝则是十月初冬,汉初因袭秦制,汉武帝元封年间改为周制,此后历代相沿。中国古代基本采取考虑太阳和月亮位置的阴阳合历。太阳公转一周365天,月亮圆缺一次为12个阴历月354天,相差11天,需要每隔三年设置一个闰月解决,并以调整季节。古人判断月序和季节的关系,是以傍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向东转,把地面分为12个方位,傍晚斗柄所指方位,即该月的月建。12个方位分别以12地支命名,其亥月、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所以人们又把夏、商、周、秦的岁首分别称为建寅、建丑、建子、建亥。无论月建何时,“斗柄东回岁又新”(王建《元日陪早朝》,收入蒲积中《岁时杂咏》,以下凡出自该书诗文,只注篇名)则是共同的。 祀神祭祖与拜贺 元旦之始,不同时期有不同规定。《礼记·大传》孔颖达疏称,夏为平旦、殷为鸡鸣、周为夜半。自秦汉以来,则以夜半子时即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一天的开始。这是旧年与新年交接的时刻。不过,从古人生活来看,一般以黎明、鸡叫作为一天的开始。正所谓“鸡报已判春”(司空图《丙午岁旦》)。 元旦来临,古人首先要祀神祭祖拜尊长和家众互拜。《四民月令》为我们记述了这一民俗的过程: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长及执事都要摒绝旁念,一心一意地用“礼制”约束。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这反映了东汉时代北方大族的正日祭拜情形。关于祀神祭祖的时间,守岁的人家子时一到,便已开始,没有守岁的,大多是五更起来。从现存的大量明清地方志看,一些地区人们起来要放炮,更主要的则是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性设醴,做好准备后便拜天地祖宗,接着卑幼向尊长磕头。祀神是泛称,或表述为祀天地,也有称神为“真宰神”“上帝”“家神”“宅神”的。一些地区祀神方式有特点,如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0年)陕西《朝邑县志》(本书所引地方志贡料凡出自“风俗”部分,只注书名)说:“元日树纸竿接天神。” P6-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