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识别机制研究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识别机制研究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汪柱旺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178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理论探讨、现状考量、实证分析、实践检验、经验总结的逻辑轨迹,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了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以此为依据,解析了农村低保制度的现行目标,并对低保制度的目标再定位提出构想。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演进入手,剖析了我国现行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深度探讨了低保对象识别机制部分失效的根源。采用ELES等模型,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7年度家庭收支的相关数据,测算了生存型、基本型低和发展型三种低保标准理论值,并与我国农村实际低保标准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判它们的合意性。应用多维贫困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实证了我国多维贫困识别总体情况、分地区分省份多维贫困识别情况,并进一步将农村低保对象多维识别指标方法运用于家庭和个人,从而证实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合意性。选取甘肃省和江西省3个自然村进行深度调研并做个案分析,探讨其低保政策运行情况,总结成效、剖析问题,探寻低保对象识别低效的深层原因,以呼应补充前述的现状考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揽子切实可行、针对性较强的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机制的对策措施。
作者简介
汪柱旺,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财税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社会救助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世界银行课题子项目2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出版专著6部。在《经济评论》《税务研究》《当代财经》等期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长期为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税务局、南昌市财政局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农村低保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目标再定位
第一节农村低保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农村低保制度的目标再定位
第二章农村低保对象识别现状考量
第一节我国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现行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现有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机制部分失效的原因
第三章农村低保标准的测定
第一节农村低保标准制定的理念选择
第二节农村低保标准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农村低保标准计算方法的合理确定与实证分析
第四章基于多维贫困分析的农村低保对象识别
第一节多维贫困分析方法的确定
第二节多维贫困分析方法应用于农村低保对象识别的可行性
第三节关于提高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效率的一种方法尝试
第五章农村低保对象识别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甘肃省永登县HC村的调研分析
第二节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两村的低保调研分析
第三节调研总结
第六章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