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军,王小林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151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生态价值区域转移的关系状态、区域绿色发展权力的系统协调、跨区域的制度跨区整合等三个层面阐发了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涵,解析了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意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创新指数测算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描绘了我国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分布状态。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解析了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进一步地,探析生态文明区域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解析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和空间关联格局,构建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揭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基于对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系统构成的分析,阐发了驱动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互助机制、援助扶持机制和复合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条件,为如何更好地寻求实现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了依据;最后,着眼激励与约束相容、区际与区内互通、区域与产业联动等三个维度,阐明了促进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和对策思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内涵解析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涵解析
第二节实现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指向
第三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意义
第二章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分析:基于生态创新的视角
第一节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算的视角选择
第二节区域生态创新水平测算:指标体系与方法选择
第三节我国区域生态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区域生态创新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第一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
第二节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空间效应分析的模型设计
第三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效应与区域差异
第四章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系统构成与驱动机制
第一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系统构成
第二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系统特征
第三节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第五章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促进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
第二节促进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实现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促进政策
第六章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研究总结
第二节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