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中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研究

新中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研究

  • 字数: 47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小尉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210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群众性救济机构。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成立之时,任务就非常明确:团结并领导全国从事救济福利事业的团体和个人,协助政府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节约、劳动互助,以推进人民大众的救济福利事业,并担负国际救济与交流的工作。这样的任务,也决定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这一组织的特殊性。本书以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在国内、国际救济领域的工作历史考察,分析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具体工作实施情况,进而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认识中国的社会救济、福利制度的创建、标准、制度、管理的复杂面相。社会救济工作表面上是侧重解决“救灾济贫”问题,而其背后的深层内涵则是通过救济向底层民众输出政治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引导底层民众更好地完成从“旧人”到“新人”的身份地位转化与思想意识的更新,使他们在“新社会”中快速融入全新的社会治理体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承前启后: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建立
一、前身: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
二、酝酿成立:救济总会的初建
三、监督检查:救济总会的管理与职权
第二章群策群力: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救济职能
一、“协助救灾”:宣传赈灾与赈灾筹款
二、“多元化”方案:协助失业救济
三、调查与调整:领导贫困救济
第三章鼎新革故: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福利职能
一、“团结改造”:社会救济福利体系的重建
二、“锻造新人”:城市游民的救济改造
三、“整顿规训”:生产教养机构的管理
四、“如何教养”:探索儿童救济
第四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救济总会的调查职能
一、调查监督:地方救济工作检查
二、生产自救:调查贫民生产
三、有的放矢:调查中的反思
第五章“代表人民”:救济总会的国际交往
一、“发出人民的声音”:救济总会参与国际事务
二、“贡献人民的力量”:组织国内募捐
三、“扩大国际影响”:开展国际援助
结语
一、救济的困惑:社会救济是消极的工作吗
二、爱国、卫生与救济:社会救济中的政治化因素
三、“输血”还是“造血”:救济管理的方式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编印:《救济工作通讯》目录汇编
附录二《救济工作通讯》文章选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