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莱布尼茨科学观研究

莱布尼茨科学观研究

  • 字数: 2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杨静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41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是基于其渊博的知识和当时近期新科学成果,广泛吸收东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建立起来的。故本书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等方面研究莱布尼茨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基本范畴和具体表现两方面对莱布尼茨科学观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莱布尼茨科学观与基督教理性神学的深刻联系,探讨莱布尼茨科学观的最终指向,并将莱布尼茨的科学观与同时代的哲学—科学家的科学观加以比较,较为全面地评价莱布尼茨科学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时代背景
一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社会背景
二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文化背景
三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莱布尼茨及其思想渊源
一 莱布尼茨其人
二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莱布尼茨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
一 数学、生物学与单子论
二 物理学与力的概念
三 逻辑学与形而上学
第四节 莱布尼茨的科学社会实践
一 科学院的理想和实践
二 图书馆的建立和功能
三 “世界百科全书体系”的设想
第二章 普遍的科学:莱布尼茨科学观的表现
第一节 科学的理想:普遍科学
一 科学划界问题
二 科学的发展模式
三 科学的标准
第二节 科学对技术的普遍渗透
一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二 技术活动的产物
第三节 科学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一 科学发展依赖普遍交流
二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
三 普遍字符与中国文字
第三章 虔诚的崇拜:莱布尼茨论科学何以可能
第一节 传统基督教的自然神学转向
一 新教改革的理性突显
二 人文主义与科学革命
第二节 科学存在理由:理性化的上帝
一 理性的全知全能全善
二 被束缚的上帝
三 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
第三节 科学存在保证:上帝之爱
一 可能世界中优选的世界
二 宇宙的普遍和谐
三 对上帝认识之路
第四章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最终指向
第一节 自由的追求
一 自由的可能性
二 自由的选择性
第二节 正义的向往
一 正义的概念
二 正义的真理性
三 正义的三个层次
第三节 真正的幸福
一 对上帝和他人之爱
二 理性的幸福
三 幸福的路径:科学
第四节 理想的国家
一 上帝之城
二 国家的统治
第五章 莱布尼茨科学观评析
第一节 与莱布尼茨同时代的各种科学观
一 笛卡尔的科学观
二 斯宾诺莎的科学观
三 牛顿的科学观
第二节 莱布尼茨科学观与同时代科学观的共同点
一 对上帝的忠诚
二 对理性的推崇
三 对演绎方法的重视
第三节 莱布尼茨科学观与同时代科学观的差异点
一 机械决定论与辩证有机论
二 对东方文化的重视与摒弃
三 对现世生活关注度的不同
第四节 莱布尼茨科学观对后世的影响
一 对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影响
二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三 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四 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结论
附录一 莱布尼茨科学观的现代解读
附录二 论莱布尼茨科学思想的技术倾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