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人的马基雅弗利主义

中国人的马基雅弗利主义

  • 字数: 26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汤舒俊 著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50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作为“西方政治学之父”率先被政治学和法学引介入中国时,他的另一个头衔“魔鬼导师”也逐渐为中国人所了解和熟悉。马基雅弗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比起马基雅弗利本人在中国激起了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在名利的旗帜下,有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操纵他人谋取私利,甚至将良心和道德都逼到了死角。 本书按照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逻辑主线,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中国人为被试,研究中国人的马基雅弗利主义,尝试回答了中国人的马基雅弗利主义是什么、怎么测、会怎样以及怎么办等问题。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人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测量、影响及干预研究”(项目批准号:12CSH06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汤舒俊,男,1978年12月生,湖北荆州人。博士,博士后,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篇SSCI全文检索,8篇CSSCI全文检索,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检索。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一、问题:人性善是虚幻的谎言,人性恶是不争的事实
二、归因:传统人治对厚黑进行正向肯定,专制政权对道德进行逆向淘汰
三、行动:法治社会要求制度公平,文明社会呼唤人性回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西方人关于人性的思索
二、西方厚黑学——马基雅弗利主义
三、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结构与测量
四、马基雅弗利主义的前因变量及其相关研究
五、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结果变量及其相关研究
六、厚黑学在中国
七、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的道德建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框架
三、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 皮厚与心黑:中国人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素描(研究一)
一、张居正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解析
二、袁世凯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解析
三、现实启示
第五章 构念与测量:中国人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问卷与调查(研究二)
一、研究目的
二、问卷编制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四、中国人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测量
五、讨论
六、结论
第六章 生理与溯源: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执行两难任务的脑机制(研究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
六、结论
第七章 权衡与博弈:情境和特质对马基雅弗利主义行为的影响(研究四)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果与讨论
五、结论
第八章 焦虑与冲突:两难情境下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的交锋(研究五)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两难情境下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的交锋:来自行为学的证据
四、两难情境下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的交锋: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五、讨论
六、结论
第九章 教化与升华:因果报应和道德启动对马基雅弗利主义行为的抑制(研究六)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因果报应观念启动对厚黑行为的抑制
四、道德启动对马基雅弗利主义行为的抑制
五、结论
第十章 综合讨论与展望
一、政治精英在社会转型期责任更加重大
二、厚黑学/马基雅弗利主义在中国应该限行
三、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生理基础仍有待深掘
四、只有制度之善才能引导人性之善
五、厚德厚道是正道,一味厚黑添烦恼
六、充分挖掘抑制马基雅弗利主义的宗教民俗基因
七、对人性的不同认知是人治与法治的分水岭
八、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十一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