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学品德课新课改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生活德育的视角

小学品德课新课改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生活德育的视角

  • 字数: 32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唐汉卫,程伟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41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小学品德课新课改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生活德育的视角》基于生活德育的视角,从五个维度对小学品德课新课改进行了研究。一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对十余年来的品德课新课改进行回顾与梳理;二是从现实的微观角度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状况予以分析和揭示;三是从理论上澄清和回答了在课程实施中呈现的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四是在实践层面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和意见;最后是从更加基础和上位的角度展望未来,提出了文化自觉、社会重建等是品德课新课改、学校德育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本书的缘起
第二节核心概念
一品德新课程
二课程实施
三生活德育
第三节研究综述
一关于生活德育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
三关于品德课程实施的研究
第四节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对学校个案研究的说明
第五节本书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二章梳理与反思:历史的回顾
第一节品德课新课改的历程与进展
一品德课新课改的政策变革
二品德课新课改的实践动态
三品德课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生活德育的历史与文化意蕴
第三章分析与透视:现实的考察
第一节谁的生活:儿童或成人
一儿童生活的“显”与“隐”
二成人对儿童学校生活的干预和影响
三小结
第二节什么内容的生活:真实或虚拟
一“童眼看世界”:生活内容之真实
二“离孩子太远”:真实中不乏虚拟
三小结
第三节什么空问的生活:封闭或开放
一生活空间的开放程度在不断增加
二生活空间开放的不足
三小结
第四节什么性质的生活:积极或消极
一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
二学校生活的消极因素
三小结
第四章困惑与澄明: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适应与超越
第二节一元与多元
第三节知识与行为
第四节分离与整合
第五节个人与社会
第五章建议与策略:实践的选择
第一节道德的教育:品德课程有效实施的首要之选
一道德的教育目标
二道德的教育内容
三道德的教育方式
四道德的教育评价
第二节儿童本位:回归儿童生活的品德课程
一树立现代儿童观是品德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根本前提
二做好学情分析是品德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础
三统整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重要保障
四增强儿童的主体性是品德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最终依据
第三节殊途同归:制定学校品德课程方案
一做好品德课程顶层设计是基础
二推进品德课程整合是关键
三改进德育管理体制是保障
第四节公民的诞生:学校生活的重构
一重新认识公民生活的内容、增强文化自觉
二公民生活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在空间上的整体性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的必要性
二文化自觉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三文化“特色”的误区
第二节重建社会
一为何要重建社会
二建设什么样的公民社会
第三节培养公民
一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公民道德教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首要之先
二合作型的公民社会取向要求培养公民的合作意识、协商和对话精神
三我国公民社会的文化传统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选项”
四我国公民社会的初始性、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品格
第四节保持定力
一基本的边界和限度意识
二文化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反思意识
三现实的校情和学情意识
四专业的路径和方案意识
五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