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初议会政治研究(1911-1913年)

民初议会政治研究(1911-1913年)

  • 字数: 24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劲松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47825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劲松编著的这本《民初议会政治研究(1911-1913年)》全面考察了民国初年(1911-1913年)议会政治的运作状况,包括议会政治的价值期许、议会制度的确立、议员选举、议会政党、议会运作绩效、国会与政府的关系等,深入探讨民初议会政治遭受挫折的内在原因。
作者简介
刘劲松,毕业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师从王国平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自2003年起,入职江西师范大学,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了《南京参议院议员人数与〈临时约法〉的效力》、《戊戌变法的性质是立宪吗?》等一系列学术论文,注意运用法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解释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目录
导言
一  学术回顾
二  概念界定
三  本书结构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议会政治的发轫
第一节  政体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  政体选择的可能性问题
二  政体选择的价值诉求
三  清末立宪之争
第二节  政体选择的组织基础
一  政党思潮的出现
二  清末政党的萌芽
第三节  政体选择的制度基础
一  预备立宪方案
二  地方自治的推行
三  谘议局的创设
四  资政院的召开
第二章  各省代表会:南北对峙时期的代议政治
第一节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一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组织
二  各省代表会的代表构成及组织结构
第二节  组织临时政府
一  议决临时政府地点
二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三  选举临时大总统
四  各省代表会与临时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各省代表会时期的主要政党
一  同盟会的分化及派系之争
二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分裂
第三章  南京参议院:同盟会的议会政治实践
第一节  政局的发展特点
一  地方制度的变革
二  权力中心的转移
第二节.南京参议院的结构
一  南京参议院的成立
二  南京参议院的议员结构
第三节  南京参议院的运作绩效
一  议事成效
二  关于《临时约法》的几个问题
三  南京参议院的存废风波
第四节  南京参议院时期的议会政治
一  主要议会政党
二  参议院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章  北京参议院:过渡时期的议会政治
第一节  北京参议院的成立及议员结构
一  北京参议院的成立
二  北京参议院的议员结构
第二节  北京参议院的议事成绩
一  议决事项
二  未决事项
第三节  北京参议院时期的议会政治
一  北京参议院的政党概况
二  北京参议院与政府的关系
三  北京参议院的认同危机
第五章  第一届国会的顿挫
第一节  国会议员的选举
一  国会选举的法律规定
二  各政党的竞选准备
三  竞选方式
四  选民的投票心态
五  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  投票的结果
第二节  国会的组织机构及立法成效
一  国会的组织机构
二  国会的立法成效
第三节  第一届国会的议会政治
一  主要政党
二  国会的党争
三  国会政治的顿挫
第四节  第一届国会的社会认同
一  国会的立法成效
二  议员的素质
三  国会党争的社会反应
结论  民初议会政治的反思
一  议会政治的认同危机
二  同盟会一国民党的议会作用
三  袁世凯议会政治观的变化轨迹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