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学与晚明戏曲研究

心学与晚明戏曲研究

  • 字数: 2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丁芳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56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丁芳著的《心学与晚明戏曲研究》首先总结了阳明心学相比于程朱理学在思想倾向上的不同之处;进而分析了阳明心学对晚明士人戏曲观及戏曲情节艺术、思想题旨、人物形象等的影响;最后结合心学思想,研究了汤显祖、冯梦龙、孟称舜等曲家个案,并讨论了晚明戏曲“重情”思潮的儒学底蕴。阳明心学是儒学在明中期的自我裂变,之前学界多将这种裂变视为对程朱理学的背叛,以及汤显祖等曲家“肯定人欲”之启蒙思想的源头,本书认为这是对阳明心学及晚明曲家的双重误读。重新评估阳明心学在道德建构上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对晚明戏曲的影响,是本书的旨趣所在。
目录
导论
上篇晚明心学与戏曲总论
第一章心学思维转向
第一节泛道德主义的流行
第二节反智识主义的暗涌
第三节理气一元论的泛滥
第二章心学对晚明士人人格的影响
第一节学务“自得”的治学精神
第二节视心性之学为第一等事的人生旨趣
第三章心学对晚明戏曲观的影响
第一节心学学者的文艺观
第二节心学学者的戏曲观
第三节心学影响下晚明戏曲观的蜕变
第四章心学与晚明戏曲情节艺术
第一节情节设置的泛道德倾向
第二节情节之幻与情理之真
第三节大团圆结局的微变及原因
第五章心学与晚明戏曲中的新型人物
第一节对曲士俗儒的讥讽
第二节对狂侠人格的赞美
第三节良知自足的愚夫愚妇
第四节伦理化的鬼神
第六章心学泛道德主义对戏曲题旨的影响
第一节道德严格主义的延伸:对等级与特权的质疑
第二节泛道德主义的因袭:男权的自白与反思
下篇晚明心学与戏曲分论
第七章生生之仁:汤显祖的情及其影响
第一节由情言性的戏曲实践
第二节对形色之欲的歌咏
第三节对夫妇伦理的推扬
第四节以仁爱之情反非礼之礼
第八章无善无恶:李贽及其影响
第一节无善无恶的推进:从《童心说》说起
第二节晚明语境下的李贽学说传播
第三节李贽戏曲评论对晚明戏曲的影响
第四节情欲的审美化与泛滥
第九章指情为性:冯梦龙、孟称舜对明末情性观的呼应
第一节明末情性观的调整
第二节合言情与风教为一的明末剧作
结语泛道德主义下的重情思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