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平台治理研究

互联网平台治理研究

  • 字数: 1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周辉,张心宇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76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依靠其在技术、信息、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新型权力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公权力—私权利”的二元架构,奠定了“公权力—私权力—私权利”的三元乃至多元新架构。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中的关键节点。为了实现对互联网平台有效监管,需要发挥互联网平台所具有的积极效应,引导平台有序发展的平衡。目前针对互联网平台义务与责任已有相应的法律制度设计以及适用实践,形成了管理型、协助型、合作型等平台治理类型。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平台治理体系,在保证社会底线安全和规范秩序的基础上,实现权利保障的优选化,实现平台善治,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增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倡导平台治理的中国方案。
目录
前言
一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变迁
(一)平台1.0:网络信息的“连接者”
(二)平台2.0:网络空间的“组织者”
(三)平台3.0:现代社会的“治理者”
二 互联网平台的多重属性
(一)互联网流量及数据的集中入口
(二)信息时代的新型中介
(三)数字化进程的支撑力量
三 互联网平台义务
(一)权益保障:平台的私法义务
(二)配合监管:平台的公法义务
(三)平台自治:平台内的管理义务
四 互联网平台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五 互联网平台治理的理想类型
(一)管理型平台治理
(二)协助型平台治理
(三)合作型平台治理
六 互联网平台治理的完善方向
(一)包容审慎:坚持创新容错的发展原则
(二)明确底线:重点领域平台责任的强化
(三)放开上限:以平台尽职免责鼓励创新
(四)科学界定:平台义务的场景化与类型化
(五)规则相容:平台规则与法律秩序融合
(六)目标相容:经济诉求与社会责任趋同
(七)探索革新:寻找平台治理的创新路径
附 互联网平台相关法律政策梳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