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品格的由来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第6版

儿童品格的由来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第6版

  • 字数: 7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美)戴维·谢弗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671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是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领域内的重磅作品,初版后,40余年来不断修订再版; 我国发展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精心翻译,中科院心理所朱莉琪教授倾力推荐。 理论联系实践:系统介绍了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同时,又紧密结合社会大的教育背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实际,内容丰富,专业性和应用性强; 强调全人发展:既聚焦个体的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又关注生物、认知、社会和环境等影响因素,给读者呈现一幅完整的儿童青少年发展剖面图; 可读性强:以读者为中心,将读者视为积极的参与者,使读者读起来有一种代入感和参与感; 相较于第5版,这一版增加了许多当今的前沿论题,紧跟时代的主题,同时更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还多处引用了我国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近几十年来涌现出大量的实证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新理论。作为一门内容如此宽泛的学科,它涉及儿童的情绪、依恋、自我、同一性、性别角色、道德和社会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其影响源。这些主题都隶属于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体心理特征范畴。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一书第5版的中译名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为了使“社会性与人格”这一专业领域更通俗易懂,我们将第6版命名为《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这门学科当前的全貌,反映该领域大量重要的研究、影响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分为三大编和一个结语章:第一编(第1~3章)讲述了本学科的取向和研究工具;第二编(第4~10章)聚焦于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产品”或结果,包括个体的情绪、亲密关系、自我、性别类型化和性别角色、道德等方面的发展;第三编(第11~13章)探索了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背景,即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家庭和家庭之外的四种重要因素:电视、电脑、学校和同伴群体;最后,一个简短的结语(第14章)提醒读者有关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更大愿景,即该学科的核心主题和过程。本书虽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大部头书,内容浩繁,但是作者以读者为中心,语言平易、朴实、亲切,配有丰富的图表和拓展专栏,读起来更像一个故事,而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因此,它既适合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家庭研究、婴幼儿护理、青少年犯罪学和体育心理学等专业的师生作为专业教科书,也适合作为相关职业的培训用书,还适合广大家长、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儿童品德教育工作者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概论
第2章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经典理论
第3章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新近理论
第4章情绪发展与气质
第5章依恋
第6章自我、同一性与社会认知
第7章成就
第8章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
第9章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第10章利他与道德发展
第11章家庭
第12章家庭之外的影响(Ⅰ):电视、电脑和学校教育
第13章家庭之外的影响(Ⅱ):同伴对社会化的影响
第14章结语
专业术语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