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字数: 21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于赓哲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10115083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6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所提供的,不是“中国医学史”,或者“中国疾病史”,而是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涉及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医疗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神秘而虚无缥缈的蛊毒与瘴气、古代外科手术尤其是华佗事迹的真假、割股疗亲是否真有治病功效……从中不仅看到疾病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还看到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击,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本书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贴近人心,呈送细节,不作大而化之的概述,而是尽量将一些历史碎片缀合在一起,展现疾病与历史进程关系图谱;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能够让枯燥的史料鲜活起来,展现人类生活史“另一面”的部分细节。
作者简介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百家讲坛主讲《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开元盛世》并出版相应图书,广受好评。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医疗社会史。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较好反响,许多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观点,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
一、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瘟疫:鼠疫
五千年前消失的部落 建安七子与鼠疫
金朝与明朝的灭亡 欧洲的黑死病
伍连德和清末东北大鼠疫
二、左右皇帝人选的疫病:天花
天花何时传入中国
顺治之死与康熙的即住
康熙的真实画像
三、全球化带来的传染病:真性霍乱
大航海时代的副产品
梁实秋、巴金、老舍笔下的霍乱惨状
传染病是公平的吗?
第二章 中国古代应对瘟疫的办法
一、隔离与自我隔离
《论语》与秦简的记载
山中隐士的另一种身份士大夫的反对
二、迁移与环境改造
远离死水 由低到高
从实践经验而来的举措
三、中国古代医学对世界的贡献之一:种痘
人痘法的发明及其原理
人痘法传入欧洲的途径
伏尔泰谈种痘 詹纳发明牛痘法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亲身实验
四、无心插柳:追肥技术与城市卫生
汉画像石中的拾粪图
可随意倾倒尿粪的中世纪巴黎
抢手的粪便
附录:口罩简史
第三章 古代的医生与医院
一、昙花一现的古代医院
政府与宗教的力量唐代太医署
宋代比军队待遇更好的慈善机构
民间自发的医疗互助组织
难以持久或流于形式
二、平庸而悲惨的御医
光环与实际 伴君如伴虎
不幸的“背锅侠” 宫廷之外焕发光芒
三、为何中国古代无法诞生真正的医院?
真正的医院是分科协作的医疗组织
习惯于单打独斗的古代医人
激烈的竞争与保密意识
患者掌握主动权的医患关系
第四章 女医和她们的委屈
一、有多少女医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汉代:义姁与淳于衍 隋唐宫廷女医
创作《黄庭内景图》的胡情
把丈夫教成名医的张小娘子
电视剧原型人物谈允贤
二、性别的困扰
男性医者的“傲慢” 女性医者的问题
宁死不看男医生的女患者
被敌视的职业女性
附录:悬丝诊脉
第五章 疾病与谎言——大历史背后不应忽视的“小”因素
一、民间医骗与医托
利用疾病的邪教 圣水骗局
狡猾的医托
二、渴望长生的帝王
秦始皇如何被骗
北魏道武帝与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
唐太宗与其他被丹药害死的皇帝
“幸运”的武则天
三、影响历史的小人物
秽乱宫廷、谋害太子的西晋太医
“害死”唐宪宗的术士
唐朝本来或许是可以中兴的?
第六章 外来性病对中国青楼文化的影响
一、宽松的古代青楼文化
虚伪的封建礼教 唐代“红灯区指南”
令清代诗人羡慕的白居易
二、伎不等于妓?
误人子弟的伪科普 用文献证明
有没有卖艺不卖身?
唐宋至清代的变化
三、梅毒进入中国之前的性病
古人为什么不知道淋病是性病
也不知道软下疳是性病
不同的男女症状
四、梅毒时代
梅毒如何进入中国
外形可怖并能致死
改变全世界妓院生态
“清倌人”的产生 民国禁娼运动
附录:古人如何避孕和堕胎?
第七章 现实或想象?蛊毒与瘴气
一、什么是蛊毒
两千年来的传说 蛊毒与巫蛊不是一回事
蓄蛊传说的起源 当现代医学遇见蛊毒
二、不可证伪的阴谋论
阴谋怎么可能找到证据?
为什么蛊不会是毒药
三、落后地区=蛊毒之乡
中原曾经也被认为有益毒
隋唐开始转移到南方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蛊乡迁移
主流文化圈的傲慢
四、蛊毒与恐慌
自古以来的迷信恐慌 应对蛊毒的手段
迫害与冤案
五、什么是瘴气
瘴气观念的出现与消失
哪些疾病会被归为瘴气?
北人对南土的歧视与恐惧
六、瘴气的应对
规避季节规避地带 医疗手段
观念的转变
第八章 天命还是疾病?解析古时的“圣贤异相”
一、项羽重瞳
从虞舜开始的重瞳传说
司马迁记载的项羽重瞳可信吗?
重瞳可能是什么病
二、石勒耳鸣
后赵创始人石勒 自幼辛勤劳作的症状
幸存者偏差
三、李渊三乳
从周文王四乳开始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吮乳
医学与文化上的可能性
四、赵匡胤“体有金色”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
出生时“体有金色”可能是什么病
异相与野心
第九章 针拨白内障——一项传奇手术的历史
一、金篦术的起源
当代神医唐由之 起源于印度
汉代传入中国
二、白居易的眼疾
纵逢晴景如看雾 白内障与飞蚊症
佛、道、医家的建议
三、从胡药胡医到本土化
印度医学对眼科用药的重要影响
失败的案例
从唐朝开始融入中国传统医学
四、绵延千年的技术之光
宋徽宗韦妃的誓言与眼疾
宋以后的医书记载
丰富的经验和科学治疗
第十章 神医的代表华佗和中医外科术
一、华佗生平
出身士人阶层 古代医人地位的卑贱
……
摘要
正如引言所说,瘟疫的蔓延是人类文明进步、交往频繁的副产品,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日渐繁荣,汉代以来外来疾病的进人亦格外引人瞩目。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中国最早发生有毁灭性的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真性霍乱等,都是外来的。”的确如此,但是事情可能是比较复杂的,新发现也在不断补充或者修正我们的看法。 一、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瘟疫:鼠疫 (一)鼠疫的起源和五千年前部落的灭亡 一般认为鼠疫的传人始于秦汉时期,其实不然,鼠疫侵入中国的时间比我们想象得更早,不必晚到此时。 北方和中亚草原地带是鼠疫的策源地,Cell(《细胞》)杂志曾报道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他们在欧亚大陆数个史前遗址中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鼠疫杆菌至少在大约五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于内陆草原,并且开始袭扰人类。内蒙古通辽哈民忙哈遗址的发现就很有代表性。哈民忙哈遗址共有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在7座房屋遗迹中发现了完整的房屋顶部木质结构。一些房屋内有大量尸骨,其中一座房子里有97具,体现出集中死亡的迹象,有观点认为死因是战争,还有观点认为是瘟疫。遗址研究者陈胜前即撰文指出:“哈民忙哈先民过着一种以广谱狩猎采集兼营少量农业的生活。他们生活在科尔沁沙地的腹心地带,农业的边缘环境,很容易遇到灾年。可能是某一年的春夏之交时,因为食物不足,人们挖掘穴居动物的洞穴,捕食这些动物,由此感染了瘟疫,最有可能是鼠疫,大量人口死亡,剩下的人仓促埋葬了死者后,迅速撤离。”碳十四测年结果表明该遗址距今约5500年至5000年,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哈民忙哈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一处因为瘟疫而废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较红山文化略晚。除此之外,另一处同样可能因为瘟疫而废弃的遗址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庙子沟遗址……庙子沟遗址使用时间比较长,遭遇瘟疫的庙子沟人似乎受到了惊吓,迅速逃离,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大量完整的物品。庙子沟与哈民忙哈遗址的年代差不多,环境也类似,遭遇的也可能是同样的瘟疫”(《瘟疫的考古学思考》)。 如果这个结论能得到体质人类学的确认,那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认为鼠疫是外来疾病,现在就看怎么定义这个“外”了。按照古人中原与非中原的划分,鼠疫的确可能起源于欧亚内陆尤其是草原地区,算是外,但既然空间距离如此之近,进人中原的时间恐怕也比原先的判断早得多。 (二)汉末瘟疫与建安文学的凋零 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重大疫情,而且很多属于外来疾病,越是外来疾病,往往就越酷烈,原因是本地人对外来病菌、病毒没有抵抗力,也缺乏应对经验。比如东汉末汉献帝时期爆发了严重的瘟疫,长安、洛阳城外白骨蔽野,到处都是病死之人。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这场疫情对建安文学也构成了巨大打击。说到建安文学,我们首先想到的代表人物除了曹家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蔡琰等人外,就是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鞣、阮踽、应场、刘桢)。而建安七子中至少有四人死于这场瘟疫。邺城等地当时是重疫区,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时在邺下的徐榦、陈琳、应场、刘桢短时间内均染病去世。 P12-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