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失衡与出路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失衡与出路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字数: 23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明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333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在2000年代的第一个十年明显加剧,并最终与其他因素一起,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即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自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已经明显缓解(德国等非典型国家除外),但迄今为止的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周期性因素而非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更深层次的根源,乃是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此,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所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反思、讨论这类脑力游戏,还需要在改革步骤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分量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逐步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经济分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中国金融博物馆第二届中国青年金融学者(2013)、新京报中国青年经济学人(2014)与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6)。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出版《全球危机下的中国变局》、《中国的高储蓄:特征事实与部门分析》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在国内外财经媒体上发表大量的财经评论。
目录
前言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与中国应该扮演的角色(1)
上篇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再平衡
第一章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表征:流动性过剩(13)
第二章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调整路径与潜在影响(45)
第三章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美国和中国的角色(63)
第四章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特征事实、驱动因素与有效路径(90)
第五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演进前景及政策含义(116)
第六章中国何以成为一个反常的国际债权人?(140)
下篇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过程与改革方向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货币锚与调整机制视角(167)
第八章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资源流动视角(190)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演进:次贷危机的冲击(208)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危机以来的进展以及中国应如何参与(226)
第十一章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货币互换(278)
第十二章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317)
参考文献(352)
跋(37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