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40-1914)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40-1914)

  • 字数: 2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徐继承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712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来研究德国城市社会发展变迁。19世纪初期德国地区城市经济职能已经开始朝着商业化、专业化与开放化的趋势发展,城市的职能已经从以行政职能为主,逐渐向以经济职能为主转变。近代德国城市社会发展也促使市政管理朝着现代化趋势演进。19世纪德国的城市现代化主要包括城市基础生活设施的建立与城市管理制度的完善。在住房改造、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休闲与娱乐等生活设施的兴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另外,19世纪德国在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确立了“委员会制”与“市长制”两种模式,使城市管理进入民主监督与管理的时代。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研究现状
四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职能的演变与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工业化时期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
一 中小城镇的职能的转变
二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变迁
三 柏林成为德国城市体系的核心
四 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一 德意志地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 工业化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
第二章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化起步与发展(1840—1871)
第二节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初步完成(1871—1914)
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状况
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人口增长的构成
第三节 主要工业化地区的城市发展
一 工业化时期德国西部城市的崛起及其影响
二 近代柏林城市人口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城市体系的变迁
一 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前城市体系的变迁
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发展格局变化
第三章 德意志帝国时期市政设施完善与市政管理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城市生活设施完善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初步构建
一 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也导致了城市问题日益严重
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市政设施建设
三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创立
四 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对城市社会的转型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管理
一 德国城市市政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 德国的市政管理制度
三 选举机制改革
四 德国市政改革过程中的住房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第四章 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发展
第一节 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
一 工业化启动前后德国城市社会阶级情况
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社会结构局部调整
第二节 工业化时期德国垂直社会流动
一 垂直社会流动的发展状况
二 影响垂直社会流动的因素
第三节 工业化时期德国城市消费社会的形成
一 大众消费群体形成
二 大众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 近代德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调整
一 经济起飞时期以经济利益取向为主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埃伯菲尔德体制
二 高速工业化时期以社会安全取向为主的城市反贫困制度——社会保险制度
三 转型时期德国城市反贫困政策调适的启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