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 1821-1949——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

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 1821-1949——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

  • 字数: 28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超建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362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家与移民社会”的研究可以说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现实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越来越广泛重视。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区域大都涉及到华南、两湖、华北等地区,而相对西北地区,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乌鲁木齐地区,学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该研究,我在充分利用传统官方文献及私人著述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作了多次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丰富的民间资料、口述史料以及档案资料等,从乡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水利纠纷和社会内部互动秩序、环境与社会秩序的互动三个方面,以历史社会地理的视角,展开了对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初步表明了在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政府通过移植与模拟的方式及国家权力于民间事务有选择性的介入,对移民社会进行控制和治理,很终目的是以此来不断消融边疆与内地之间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作者简介
  
目录
章绪论
节选题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
一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
二“国家与社会”的相关研究
三新疆社会史的研究
第三节几个主旨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一历史社会地理和移民社会
二研究区域:乌鲁木齐地区
三研究时段:1821-1949年
四“界”与“互动”及水利共同体
第四节研究史料、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一史料与方法
二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移植与模拟(上):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
——以乡村管理体系的设置为中心
节由主角到配角:里甲制向保甲制转换
第二节由配角到主角:乡约、“水利”和农官
一乡约
二“水利”
三农官
第三节政区格局与民团: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演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