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协调发展下的空间重构模式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区域协调发展下的空间重构模式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蔡之兵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288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第一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出重要指示。 考虑到区域合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书试图基于空间这一本质概念,选择空间重构这一视角,运用空间关系的理论框架,从整体空间、个体空间、现实空间、利益空间、静态空间、动态空间、生态空间、优化空间、协调空间等九个维度,对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诸多因素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协同发展程度的建议。
目录
第一章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二节 功能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京津冀空间重构的意义
第二章 整体空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一节 70年区域发展战略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内在本质
第三章 现实空间:京津冀地区现实发展格局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发展特征与问题
第三节 京津冀三地发展失衡的原因
第四章 利益空间:区域利益视角下的政策协同
第一节 区域利益概念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区域政策与地方政策的匹配关系框架
第三节 区-地框架下京津冀政策空间协同策略
第五章 静态空间: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问题研究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内涵界定与类型研究
第二节 行政区划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划现状与历程
第四节 实施行政区划的现实基础与依据
第五节 京津冀未来可能存在的调整方案
第六章 动态空间:京津冀地区内部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关系
第二节 北京增长极辐射能力的检验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七章 生态空间:京津冀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第一节 区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区域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生态补偿实践
第五节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额度
第八章 个体空间:北京自身内部的发展问题
第一节 城市病及其负面影响
第二节 北京为何会越来越大
第三节 北京城市管理为何难
第九章 优化空间:京津冀空间优化思路研究
第一节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战略
第二节 雄安新区战略形成与意义
第三节 提升河北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章 协调空间:区域协调战略的制度化方向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体制的“四梁八柱”结构
第二节 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第三节 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第四节 区域精准定位机制
第五节 区域发展示范机制
第六节 专业区域政策机制
结论与展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