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钱学森与相似论研究访谈

钱学森与相似论研究访谈

  • 字数: 2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晓丽 等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167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思维科学由钱学森首倡,相似论作为思维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钱学森关怀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本书上编为人物访谈,通过11位受访者的口述再现他们在思维科学指导下运用相似论开展学术攻坚和教学实践的历史过程,同时,展现科学家、思想家钱学森的远见卓识和深邃思想;下编为相似论研究,对钱学森的思维科学、“大成智慧”思想、文化发展中的相似性原则、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等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刘晓丽,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思维科学与教育研究所负责人。
目录
写在前面
上编 人物访谈
张光鉴访谈
一、新华化工厂的工作经历与相似性思想的萌芽
二、在钱学森关怀下创建山西省社科院思维科学研究所
三、相似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张铁声访谈
一、钱学森初创思维科学时以认知科学为其别名
二、钱学森建议把思维科学的英译改为Noetic Science
三、我与钱学森的两次通信
张育铭访谈
一、论相似的提出
二、山西省思维科学学会的成立
三、山西省社科院思维科学研究所的成立
四、我与钱学森的通信
李景源访谈
一、认识论与相似性研究
二、相似性源于实践
三、相似论在更高层面上揭示事物的规律
四、相似性研究要以人为对象
五、相似性研究可以为国家出谋划策
周德藩访谈
一、为什么要研究思维和脑
二、为什么要关注相似论
三、思维科学与相似论的关系
四、相似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五、钱学森对教育的构想
杨淑芝访谈
一、求学为师之路
二、两图一画三十年
三、以教育之眼观万物
李保均访谈
一、相似论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二、《相似论的文学实证及研究》写作始末
三、思维科学的建立
四、思维科学的核心是创新
五、辩证唯物主义是思维科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六、相似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分支
七、相似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八、对年轻人的建议
朱晋蜀访谈
一、高考改变了我的一生
二、与相似论的缘分
三、一些有趣的事情
四、“‘阿尔法狗’挑战李世石”
五、思维研究是形而上的
六、提出“相似创造原理”
七、“它这个可以获诺贝尔奖”
八、“相似引导教学法”
九、“这个接力棒我要传下去”
张家治访谈
一、思维科学的创建
二、实践出真知:从技术创新到相似论的提出
刘茂才访谈
一、“历史的误会”
二、“中介论”的提出
三、一个思想开明的领导
四、重要的哲学“武器”
李传庚访谈
一、点燃儿童思维的场景学习
二、“钱学森班”成立始末
三、场景学习的机制创新——“大大的钱学森班”
四、对儿童创新思维的理解
五、做求解“钱学森之问”的探路者
下编 相似论研究
钱学森思维科学思想回顾与建设
一、思维科学产生的背景及其早期发展
二、思维科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
三、思维科学应用体系及其发展
四、思维科学的重要科学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中的相似性
一、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把握相似性
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把握相似性
三、在人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把握相似性
“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智慧政府建设
一、“大成智慧”的理论意蕴
二、“大成智慧”对智慧政府建设的理论价值
三、“大成智慧”视角下的智慧政府建设
教育理论本土化与传统文化传承
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二、教育理论本土化之演变
三、对传统教育的创新
文化发展中相似性原则的运用与探析
一、相似性原则与文化发展密切关联
二、文化发展中的相似性原则揭示
三、相似性原则的时代价值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二、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摘要
     张光鉴访谈 【题记】 钱老说:“你的那篇文章是在研究人如何利用相似性搞创造,比他们搞技术高一个层次。我给你个建议:你不要论相似,论相似是小玩意儿,哪个不是相似性?我的风洞试验、水坝,那都是相似性。你这个是要把相似性变为思维科学,你这篇文章是思维科学的。所以你要把‘论相似’颠过来,叫相似论。” 【访谈信息】 访谈者:刘晓丽、李国祥 受访者:张光鉴 访谈时间:2016年6月8一10日 访谈地点: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思维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原办公室 录音整理及文稿编写:李国祥 【张光鉴简介】 张光鉴,1934年生,四川成都人。1953年毕业于成都市第二工业学校(成都工业学院前身)。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我国思维科学的学科带头人,“相似论”的创立者;担任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组长、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科学教育”江苏省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重点课题“开发儿童少年潜能”课题首席专家;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量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山西省优秀科学家”等光荣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受到、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光明日报》《思维科学》《国防科技情报》等报刊发表多篇关于相似论的论文,出版专著《相似论——思维科学的新理论》。 一、新华化工厂的工作经历与相似性思想的萌芽 (一)早年工作经历 我简单说说我早年的工作经历吧。我是学自动控制的,我的母校是陈毅元帅的母校,现在叫作成都工业学院,原来是兵器部管理的成都市第二工业学校。我毕业后就分配到太原908厂,也就是现在的新华化工厂。刚到厂里,领导就让我负责全厂的自动控制机器的仪器、仪表。那时厂里的设备都是苏联援建的,一共156项设备,主要是用来做防放射、防细菌、防毒仪器的。本来这个厂是越靠近北京越好,苏联专家说北京没有煤,运输煤会把北京污染了。怎么办?后选在张家口,但张家口煤的质量不好,最后又因大同煤的质量好,就将厂址选在了太原(选厂经过了两年)。我经历了工厂选址、定址、基建、生产的全部过程。我从1953年毕业就到了新华化工厂,一直到1985年正式调到山西省社科院。 相似性思想的萌芽与我在新华化工厂的工作经历密切相关。我记得一个事。举个例子,当时,我在新华化工厂工作,苏联援建的设备来了,安装图却没有来。苏联在防原子弹放射性的仪器方面是拔尖的。如果说潜艇上的空气被污染了,那么潜水员很快就会得病。所以说,我们军队指挥所都需要防毒面具,这种防毒面具都要过滤,不仅没有毒,而且一定没有放射性,制造这种防毒面具的仪器大概1956一1957年就引进来了,但是安装图、说明书都没有。那时,这种图纸是要通过保密的渠道来发的,苏联的保密情况是很严格的,保密文件要通过二机部的渠道转给我们,而我们属于五机部,时间比较长。但是有放射性尘埃的材料却要尽快经过这个仪器实验,所以很需要生产这种防毒面具的设备。当时,新华化工厂的苏联专家是太原市苏联专家组组长。那时,太原市专享的一辆奔驰车来接送他。专门负责我们厂的苏联专家大概来了三四个吧,苏联专家问我们厂长、总工说:“你们哪个管仪器、仪表?”他们说:“张光鉴。”我去了以后,他问我:“这个仪器你能不能安装呀?”我就问:“安装图、说明书呢?”他说:“NO。”我说:“没有图,我根据什么安装呀?”他听了以后也呆了,说:“那我给你画一个草图吧。”其实他画的是一个原理图。比如说,哪些仪器是测量阻力的,怎么测量放射性、怎么测量流量、怎么测量阻力,每个机器都各有各的测量的东西。他画好草图给我,我看了以后说:“行了,我先给你画一个安装图吧;你对这个比较熟悉,你看行不行。”于是我画了一个安装图,经过他同意后,按照我画的安装图开始安装机器。随后苏联的安装图来了,我画的安装图与其百分之九十是一样的。最后他问我:“你是不是去过苏联呀?”我说:“我刚毕业不久,哪去过苏联呀?”他说:“没有去过,你怎么这么熟悉呀!”实际上这些都是我在学校学的东西。我以前经常玩这些东西,研究这个东西就不费劲儿。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