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字数: 43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段禄峰 著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048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段禄峰著的《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陕西为例)》讲述了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基于陕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针对新常态下的新问题,在系统总结评介城镇化相关理论,合理借鉴靠前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前沿思潮和理论,构建城镇化发展速度及质量研判体系、陕西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机制,制订系统化的陕西城镇化发展政策,建立处于优选化、信息化、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城镇化研究框架。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全面性和实用性,对推进陕西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段禄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10年6月就职西安邮电大学以来,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30余项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旅游策划与规划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在《城市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现代城市研究》《理论探索》《统计与决策》《生态经济》《人文地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EI、CSCD、CSSCI收录。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2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未来研究趋势
第二节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城镇化的内涵
二城镇化的特征
第三节城镇化演变的历史方向
一全球化
二信息化
三市场化
四大都市区化
五城乡一体化
第四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小康建设,加快现代化发展
二承载新型工业化,加快社会转型
三破解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
四打破空间障碍,促进城乡融合
五加强生态意识,改善发展环境
第五节研究方法
第六节框架结构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经典理论回顾
一古典区位理论
二空间开发模式
三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四城镇体系理论
五城镇化道路理论
六城市规划理论
七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多维视野检讨
一城镇化发展观的片面性
二城镇化动力的缺失性
三物质性规划主导的阻碍性
第三节现代理论动向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三城市群理论
四大都市区空间治理理念
五精明增长理念
六主体功能区划理念
七参与式发展规划
八“反规划”途径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陕西城镇化发展基础解析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地理区位
二资源文化
三交通设施
四技术条件
第二节历史沿革
一城镇化正常推进阶段
二过度城镇化阶段
……
第四章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第五章陕西城镇化发展速度研判
第六章陕西城镇化发展质量研判
第七章陕西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第八章陕西城镇化发展机制构建
第九章陕西城镇化发展制度创新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