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区的想象与生产

社区的想象与生产

  • 字数: 2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郑中玉 著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853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市一个社区网为个案,从社会学层面对我国互联网时空重组的双重效应、虚拟社区的自组织行为、多元社区的实践与多元想象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理论思考。作者引经据典,对国内外的“社区生产、研究现状、社区问题的争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比较、分析,并清晰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都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郑中玉,男,1977年生人,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民主同盟成员。先后在沈阳师范学院(1995―1999)、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2002)和中国人民大学(2005―2008)获得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社会学和都市政治问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区治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基于多元主义的城市社区组织及治理研究”等课题多项,在《社会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文杂志》《社会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相关研究现状
一“社区问题”的争论
二互联网对社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三转型中国的社区治理与社区自组织研究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设想
一主要思路与内容
二核心概念阐释
三主要方法
四社区与社区网的基本情况
五社区调查过程
第二章互联网时空重组的双重效应: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
第一节沟通媒介的发展与时空分离
一面对面互动与身体共同在场
二印刷媒介、交通技术发展与对“在场”的超越
三“在场”与“缺场”相交织的媒介与互动
第二节现代社会发展中时空分离的辩证法
一脱嵌和再嵌入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
三互联网实践: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
第三章虚拟社区的自组织行为:参与网络和团体的形成
第一节虚拟社区的自组织形式
一论坛和群
二“非组织性”团体活动
三“组织性”团体活动
第二节虚拟社区的自组织与组织
一虚拟社区自组织的组织
二社区网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
三社区网与政府组织的关系
四社区网与商业组织
第四章地方认同如何生产:基于虚拟社区发明传统与孕育规范
第一节传统的发明及其效用
一传统的发明与历史连续性
二政治的传统与社会的传统
第二节发明社区传统:历史的生产
一社区网周年庆典
二社区足球超级联赛
三社区趣味运动会
四新年音乐会
第三节作为“生活世界”的虚拟社区:社区精神或规范的形成
一公益
二互助
三民主
第五章社区如何可能:从虚拟社区到“想象的社区”
第一节社区的本质:实体社区?网络社区?
一实体社区:地域化社区的理解
二网络社区:关系化社区的理解
第二节社区“想象”的机制:通过社区网的自组织过程生产社区
一“想象的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二虚拟社区与社区的“想象”
第六章多元社区实践与多元想象
第一节社区实践的多元化
一嵌入型社区实践
二脱嵌型社区实践
三越位型社区实践
第二节反思性多元社区
一作为理念类型的多元社区
二反思性社区与多元想象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结论:从社区的想象到社区的生产
一互联网具有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双重效应
二社区传统的发明促进社区认同的形成
三虚拟社区有助于促进社区的想象
四社区多元化实践和社区网建构出反思性社区
第二节讨论:社区网中的关系与社区治理问题
一超越空间的迷障:社区网与“醒着”的城市
二社区与社会:理性化与关系的再思考
三社区网中的关系: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选择性”关系
四多元社区与复杂社区的治理:基于多元社区重新思考社区治理
附录
1.“亲子图书馆”规则
2.H社区网募捐管理草案
3.H汽车俱乐部章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