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推广的力量

推广的力量

  • 字数: 27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赵晓峰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087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打造科技推广支撑“三农”发展的高校模式,为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解决农业科技推广转化“很后一公里”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相关做法为地方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欢迎,被誉为农技推广的“西农模式”。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在全国6个省区15个市23县(区)建立了24个试验站,在15个省36个市县(区)建立了40个示范基地,走出了农业高校服务“三农”发展的新路子。本书以白水和千阳苹果产业、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农技推广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农技推广“西农模式”的作用表现在: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促进居村生活的农民增收,培育农村社会的中产阶层;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就地城市化,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本书对此将做系统的研究。
作者简介
赵晓峰,河南新野人,1981年11月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农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硕导,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和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青年研究》等CSSCl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0多篇,出版专著《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荣获湖北省很好博士学位论文(2012)、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2013)、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2015)和三等奖(2013)等奖励或荣誉,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15)。
目录
第一章“西农模式”:应运而生
第一节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变迁历程
第二节我国大学依托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兴起
第三节“西农模式”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西农模式”助力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
第二章试验站: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节试验站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试验站的功能
第三节辛勤付出的试验站专家
第四节他人眼中的试验站专家
第三章县乡农技推广体系:涅槃后的新生
第一节县级农技推广力量
第二节乡镇农技推广力量
第三节校县合作助力欣欣向荣的猕猴桃产业
第四章乡土专家:农技推广的助推器与安全阀
第一节乡土专家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乡土专家的成长历程
第三节乡土专家的类型特征
第四节乡土专家的运作机制
第五节乡土专家的未来走向
第五章接点推广:“西农模式”的运作机理
第一节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接点推广
第二节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眉县经验
第三节农技推广的“内卷化”瓶颈与遭遇分化困境的接点推广
第四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精英俘获现象
第五节接点推广的效度和限度
第六章合作社:助力农技推广与三农发展
第一节眉县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第二节眉县金桥果业专业合作社
第三节眉县秦旺果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第四节眉县齐峰富硒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第七章推广改变社会:田家寨村篇
第一节田家寨村庄概况
第二节田家寨村的产业调整
第三节田家寨猕猴桃产业的多重结构支撑
第四节田家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机制
第五节田家寨猕猴桃产业发展对村庄变化的影响
第六节田家寨猕猴桃产业持续发展建议
第八章推广改变社会:李魏村篇
第一节李魏村村庄概况
第二节农技推广与村庄猕猴桃产业发展
第三节李魏村猕猴桃产业对村庄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李魏村猕猴桃产业的潜在问题及对策
第九章推广改变社会:豆家堡村篇
第一节豆家堡村庄概况
第二节豆家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节豆家堡村猕猴桃产业对村庄的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