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贺龙传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秉荣 著
出版日期: 2018-12-01
商品条码: 978701019017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58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描写贺龙元帅一生丰功伟绩的文学史传。作者通过对贺龙早年寻求真理、追随共产党、献身中国革命、直致迫害致死的经历描述,真实生动地塑造了贺龙元帅的光辉形象,也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纷繁变幻的风云。 作者刘秉荣先生于1980年6月到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作工作。为撰写贺龙元帅伟绩,他茹苦艰辛,足踏千山万水,实地考察,收集资料,采访知情者,查阅档案,可以说这部书凝聚了作者36年心血,是一部下了十足功夫的传记。 这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贺龙元帅的坦荡胸怀、正直无私、豪爽刚烈、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描述了贺龙元帅在建立革命武装过程中几起几落的磨难和建国后的贡献以及坎坷经历。还同时描述了周逸群、段德昌、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一大批中共领袖人物和事件。 作者治学严谨、文笔流畅。此前已出版了二千多万字描述贺龙元帅的传记著作及相关著作,这部书是作者新的纪实文学类成果,书中许多内容填补了史学中的空白,如纠正了“两把菜刀”实为“两把柴刀”的误读等。
作者简介
刘秉荣,1945年生。1965年入伍。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文艺创作室主任,大校警衔,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秉荣从1980年起参加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组工作,研究红军史、民国史27年,先后出版捕写红军和民国题材的长篇著作有:《菜刀记》、《反南昌》、《沧海横流》、《红海忠魂》、《西路军魂》、《魂飘重霄九》、《中共领袖蒙难记》、《神龙元帅》、《喋血洪湖》、《洪湖血浪》、《福将贺龙之谜》、《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大传》、《贺龙全传》、《贺龙演义》、《贺龙姐弟》、《洪湖曲》、《贺龙传奇》、《彭德怀传奇》、《朱声达将军传》、《刘家友传》、《辛亥革命秘史》、《北伐青史》、《国民政府秘史》、《新军阀大战》、《杨三姐告状》、《清末绿林纪实》、《军阀与迷信》、《民国官场迷信实录》等,计48部,还于各报刊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300余篇,总字数达3000余万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法制日报》特约记者。
目录
序
第一章 军家的后代
刘氏兜头
“活龙”降世
赶马川东
两把“柴刀”砍盐局
菜刀显威
父弟之死
第二章 人川讨贼
贺龙接到孙中山先生的信
怒扣日轮
激战浮屠关
“贺师长英姿侠见”
第三章 挥师北伐
“桑植出了一条龙!”
李仲公策反贺龙
陈图南叛变
战逍遥克临颍
第四章 反南昌
东征讨蒋
“共产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第五章 一进洪湖
反嘴镇兄弟相逢
英雄虎胆
“胡子果然转回乡”
邬阳关收“神兵”
赤溪大捷
“你们英雄所见略同”
第六章 二进洪湖
公安会师
周小康、邓中夏的家长作风
收编“共产军”
“长胡子要上山,短胡子要下湖”
周逸群、邓中夏的牺牲
第七章 三进洪湖
夏曦犯了众怒
“左”倾中央支持夏曦
红三军败退大洪山
红三军溃退八千里
第八章 红三军一败再败
贺龙斥夏曦是优选改组派
陈渠珍谈贺龙是福将
中共第一号烈士之死
处决熊贡卿
“老百姓”来到了红三军
第九章 “双龙会”
“萧克石梁会贺龙”
“万坪大捷奠大业”
众怒批夏曦
红二、六军团东征
第十章 创建湘鄂川黔边苏区
南下湘中
“可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
转战乌蒙山
第十一章 长征
转战滇东
贺龙敲“石鼓”
翻越哈巴大雪山
过中旬
甘孜城贺龙发怒
飘动的篝火
“今日之险为最”
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第十二章 抗击倭寇
红二方面军的反军阀主义
东渡黄河
蒋介石说他再也不想见贺龙
收复雁北敌后七城
挺进冀中
平原作战
陈庄大捷和“名将之花”的凋落
“晋西事变”发生后
激烈的反“扫荡”
百团大战的侧面――晋西北
“八路军饿不死,困不死!”
出任联防军司令员
参加整风运动
第十三章 在解放战争中
夺“桃子”
艰难的支前重担
第十四章 进军大西南
含泪站在天安门城楼
“和平解放无和平”
进军西昌
进藏的准备
昌都之役
西藏和平解放
第十五章 在中央工作期间
新中国体育的奠基人
出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岂能“铸剑成犁”
“要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第十六章 一世精忠“三字狱”
贺龙说的拜年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只要我不死,就要同他斗到底!”
出卖灵魂的人
周恩来说:“等到秋天,我接你回来。”
“二月兵变”
晏章炎的揭发材料爱不释手
“我把部队都交给了党,这是投机吗?!”
李仲公的诬陷
说他对贺龙不保了
人世无情天有情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及书目
摘要
虽然自咸丰年问苗汉合流,但实际上,清政府管不了那许多,因此,这个地方受封建制度和官吏恶霸的盘剥压迫,更为厉害。历代都有绿林豪杰,挨不过官府恶霸的逼压,啸聚山林,杀富济贫,自立为王。
咸丰四年,湘西一带遇见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稻秧刚刚插下,一连3个月,滴雨未落。这禾苗全部枯萎,赤地千里。庄稼人全慌神了。各庙里整日价缭绕,钟磬齐鸣,求佛降雨。眼看过了农历六月,依然骄阳似火。谁成想,到了农历七月七日那天,牛郎织女天河配,两人一悲伤,天降大雨,那雨就像天河决了口子,一连半月不止,湘、资、沅、澧4条江水,以翻江倒海之势,奔腾怒吼,冲毁房屋、淹没田园。春旱秋涝,年景还能好吗?刚到秋后,就有人剥树皮充饥了。
那年头,庄稼人每年要交皇粮。有时候,皇上要是一高兴,就发话了:“那地方受了灾,皇粮免了吧!”可皇上说这类话的时候不多,一是当皇上的,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锦衣龙袍,哪里能想到老百姓的死活?二是地方官轻易也不报灾。为啥?要是上头免了皇粮,他们不就没了捞油水的地方么?因此有了灾也不报。
这年秋后,那穿马蹄袖、戴红顶子帽的湘西道台又下了条文,什么条文?要老百姓照旧交纳皇粮。行文自然也下到了桑植,老百姓们一见官家贴出缴粮的告示,全发愁了。这灾荒的年月儿,连口都糊不住了,到哪儿去弄粮啊!那些地头蛇们自然也知道老百姓没有粮,可他们会算计,出了新道道儿,什么道儿?让老百姓用天麻、茶叶等土特产品顶替。老百姓虽然满肚子不高兴,也无可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呀。
重阳节的前一天,桑植县各乡的受苦人都急忙忙地挑着七拼八凑的“皇粮”来到桑植县城。老百姓为什么这么着急缴皇粮?原来这官家有个规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土政策”。按这“土政策”的规定,重阳节之前,要不把粮米交清,衙门就要出“滚单”。什么叫滚单?就是送粮的日期超过一天,粮谷就要翻一番。这么一翻,就会把许多人家翻得倾家荡产。
距桑植县城北50里处,有个洪家关,洪家关一带的老百姓,为了赶在出“滚单”之前把粮谷送进官仓。天还没亮就打着火把急忙忙地上了路。到了城里,却见收粮的官仓大门紧闭。大伙儿只好耐着性子等着。到了日头两竿子高,那收官粮的还不见踪影。这工夫,人越聚越多,看看晌午歪了,大门还是紧闭,人们都急了,为什么?因为这是最后一天了,就是开始收粮,也要有一大部分人赶不上趟了。
粮官为啥不开秤收粮呢?因为是灾荒年,知道老百姓一时凑不上皇粮,大都要挤到最后这一天来缴。如果拖过了这一天,那数目就要翻一番。这一翻,他们得到的油水就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头天晚上,粮官同县官就合计了多半宿。合计好后,几个人又推了阵牌九,烧了两个烟泡子,天快明时才躺下。到了晌午,那粮官还打着呼噜,肚皮朝天地睡大觉呢。
人们在外面可真急了,好些人望着衙门的大门骂开了。骂是骂,可没人敢出头去喊粮官,都怕惹事。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嘛!正在大伙着急的时候,人群里闪出一个人来,这人好相貌,大高个儿,宽肩膀,浓眉毛,张飞胡子根根见肉,一开口声像洪钟,震得人耳朵“嗡儿嗡儿”的响。只见他往台阶上一站,两手把腰一插,喊道:“乡亲们,狗官们不收粮,是逼我们出血,大伙儿等着,等我去抓那狗日的粮官!”
P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