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别家国与生计、当代乡村美好生活建构研究

性别家国与生计、当代乡村美好生活建构研究

  • 字数: 2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汪超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59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借由农村妇女问题的研究与延伸探讨,论证与展现了作为村庄本源型制度的家户制度传统对农村系列逻辑问题的隐性建构作用,提出了需从乡村社会制度底色进行顶层设计的新政策议题,试图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寻求特色的中国方案。关注家户的DFID理论框架是一个强调整合宏观与微观、理论联系实践的逻辑成因分析框架,其既强调主体生计资本拥有情况与生计策略选择的能动性,又注重外部环境的宏观政策因素,可让读者领略DFID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性、及其在现实中的解释性。理论与调查的合声共振,有助于本研究既有缜密的理论阐释,也有鲜活的事件述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重大的研究指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农村妇女研究的知识图谱
(三)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分析
(四)结论与思考
三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特色
(一)理论工具的适恰性
(二)研究视角的解释性
(三)学术见解的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理论工具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工具
(二)研究思路
二 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变量
(二)研究方法
三 问卷设计、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
(一)问卷设计
(二)实地调查
(三)数据统计
第三章 家庭离散:农村妇女生计脆弱性的症结点
一 农村家庭迁移与留守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迁移男性化现象
(二)农村留守家庭的离散化现象
(三)农村家庭迁移与离散的印证
二 农村留守妇女生计脆弱性的表征
(一)金融资本问题
(二)人力资本问题
(三)社会资本问题
(四)物质资本问题
三 进城务工女性生计脆弱性的表征
(一)金融资本问题
(二)人力资本问题
(三)社会资本问题
(四)物质资本问题
第四章 缘何两难:生计环境塑造的家庭生计抉择
一 宏观结构框架:国家“四化”发展不同步的现代化建设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非对称互惠共生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偏利共生格局
(三)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长期寄生状况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融合不足
二 中观脆弱背景:不断弱化家庭的社会现代化进程
(一)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冲击家庭意识
(二)弥散的个人本位社会思潮缺损家庭功能
(三)非均衡现代化建设实践缺乏家庭关怀观
三 微观行为选择:社会性别文化下家庭生计策略选择
(一)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形塑了家庭的性别分工模式
(二)劳动生产过程社会化推动了家庭分工模式转向
(三)家庭生计策略隐含了城市政策的性别分工刻痕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政策建议
(一)明确弥合家庭离散的价值导向
(二)构建弥合家庭离散的发展战略
(三)搭建弥合家庭离散的制度框架
第六章 延伸与总结
专题一:家庭、儿童与老人
专题二:家庭、农民工迁移与贫困
专题三:家户制传统、乡村土地与村级自治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留守与流动人口调查问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