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因果/国际佛学论丛5

因果/国际佛学论丛5

  • 字数: 68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夏坝?降央克珠,魏德东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273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65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201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经典翻译与宗教传播”“禅定思想研究”“戒律思想与实践”“菩提心思想与实践”和“佛性研究”等五届国际佛学论坛,集结论文成书四册,是为《禅定》《戒律》《菩提心》《佛性》。2016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佛学论坛以“佛教的因果思想研究”为主题,就佛教的因果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及现代价值等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讨。学界耆老新秀细究哲学与佛教诸宗经论,奉献十余篇论文结集成册,是为《因果》一书。该书总字数约25万,内容涵盖东西方哲学与宗教,总观大乘,贯通汉藏,深入经论,别裁儒佛,畅谈因果,实乃佛教思想盛宴。
作者简介
夏坝·降央克珠,1995年10月经国家正式认定为第四世夏坝活佛。精通梵、藏、汉文佛典,通达显密教法,现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级研修中心研究员、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委员、大庆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理塘县下坝嘛通寺、沈阳护国法轮寺及大庆富裕正洁寺法台。夏坝仁波切爱国爱教,深孚众望,高瞻远瞩、悲天悯人,是充满文化自觉与历史使命感的宗教家。魏德东,哲学博士,副教授。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2年3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任教。1999年3月至9月由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ACLS)资助在美做访问学者,考察全美宗教概况。2000年10月至1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佛教学院讲授”唯识学概论”。2000年起为美国科学研究宗教学会、美国宗教社会学会会员。1997年至2004年任中国佛学院兼职教师,讲授”印度佛教史”。
目录
以十善为中心的佛教因果报应论――兼述《十善业道经》《十不善业道经》的善恶观
说一切有部对佛教因果论之贡献
论佛教因果思想的三次转向――以本生经为核心
说一切有部俱有因概念的发展
毗昙唯识二系因果抉择之异同管窥――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成唯识论》为依
佛教因果思想的瑜伽唯识机理
佛国净土与因果――以《维摩诘经?佛国品》的注疏诠释为中心
6世纪前《法华经》因果思想初探――前“智者时代”的争鸣
中观学派的因果观――以吉藏《中观论疏》为中心
吉藏《十二门论疏》释《观因果门》著作目的中的问题
试论鉴真大师因果观
《大乘起信论》的因果结构――兼谈牟宗三、吕潋的诠释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宗密因果观浅探
从《原人论》看儒释因果观的差异
《景德传灯录》中的因果问答
“因果”与“无为”――对莲池大师对《五部六册》之批评的反思
“因能变”说辨异
大足石刻中的因果思想探析
苦乐分殊:大足宝顶山第18至20号造像组合考察
敦煌歌辞与佛教因果思想
《阅微草堂笔记》佛教因果观探究
民间佛教的因果思想――从山东民间手抄本《沤和颁赦科》谈起
正念与因果的关系――从行为认知角度分析
心理因果性的佛教理论与心灵哲学对比初探
藏传因明学中的因果关系限定性问题
《业报差别经》汉藏版本对比及义理辨析
中观应成派“业灭”理论辨析
应成派业因果?明镜
试析法称因明学中的亲因和疏因
试析法称因明学中的正因与助缘
简析等流果
略辨定不定受业差别
轻重业差别辨析
因果信仰与前后世信仰的关系
六因建立辨析?启明慧论
经验主义因果观的再检视――基于佛教哲学的思考
法称论“因果性在比度中的作用”――以《释量论自释》11―38颂为例
《释量论广释?正理海?自义比量品》比量与因果性论述节选
西方哲学视野下的因果问题
心理因果:从笛卡尔到金在权
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