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京剧谭门(卷四):谭门千秋 古郡风流
字数: 218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陈本豪
出版日期: 2021-12-01
商品条码: 978701024310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12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经谭家授权将编写出版的丛书《京剧谭门》(1-4卷)的第四卷。 本卷主要介绍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与谭家携手共同宣传打造京剧谭门文化品牌,弘扬国粹的一系列典型活动和事件。近年来,在谭家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市江夏区围绕“京剧谭门文化品牌”打造,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举办了多个大型活动,令国人瞩目。比如“京剧谭门故乡武汉·江夏行”“海内外京剧票友大赛”“全国京剧戏曲达人秀”等多项赛事联谊活动,以及“谭鑫培公园”和“谭鑫培古戏楼”标致性建筑的建设,力争在弘扬京剧文化中缔造万派朝宗的江夏圣地,推动经济社会两个文明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本豪,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协主席团委员,江夏区文联驻会副主席。区政协常委,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无党派民主人士。 自20世纪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尤以散文见长,兼写诗歌、评论、小说、寓言、报告文学等。作品曾在《芳草》《长江文艺》《读者》《散文》等30多家省市和重量刊物发表两百余万字。多篇散文入编《长江文艺60年散文卷》《2003年中国年度很好散文》《2005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读者十年精华文丛》《散文海外版》《南方文鉴》《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等多种国内外名家经典文集。已出版《沃野》《秋声》两本散文集、《与教育约定今生》一本长篇报告文学集。曾荣获2006年武汉拥有突出贡献作家奖、小说《长尾巴的小姑娘》获《中国作家》二等奖。在建国六十周年时,入编湖北百位名家展系列。
目录
序 谭元寿
1 谭门千秋
世纪握手
拜谒宗师
历史深处的呼唤
迟来的春天
谭左湾的汉戏班
擂鼓进击
谭鑫培公园
他山之石
谭门故乡行
谭鑫培京剧艺术论坛
祖居老屋
永远的舞台
天津行
王则昭和刘志广
谭派研究在天津
贺兰山下又一枝
京昆室考察
艺术传播
谭派盛宴
新春演出季
戏曲达人秀
武汉访谈
北京过小年
京剧谭门又春潮
在研讨中探索
泰常行
北上津京
步步有声
中国戏曲之路
2 古郡风流
千秋古郡
涂口与金口
八分山和梁子湖
星月龙泉山
灿烂星空
湖泗古窑址群
中华第一枪
名舰风流
振兴戏码头
武汉人民剧院
省市京剧院
校园京剧
京剧在江夏
摘要
世纪握手 2007年6月2日,江夏区政协一行数人,早上七点半准时发车,一路北上京城,带着满腔的期盼和热情与北京谭家人见面,践行一场相隔154年之久的世纪之约。 说起这场世纪之约的由来还要回到一个多月前。4月26日上午,江夏区政协文史委董光宇主任来电话,让我速去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区人大委办主任谭先学在座,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与探讨,《京剧谭门》便进入我的文学创作计划,更成了区政协的一道常设课题。经过几次走访谭左湾并与村民座谈,印证了武昌县志上有关谭鑫培祖籍地属江夏区(原武昌县)流芳街谭左湾的记述。于是,区政协决定组团进京,与谭家人见面详谈有关事宜。 6月2日清晨,启明星特别亮,朝霞洒落门前小院,绿草鲜花一片温润与柔和,心情像蓓蕾绽放。我早早出门,提前一个小时抵达区政协大院。区政协副主席熊才胜,文史委主任董光宇,区人大委办主任谭先学,还有司机小邱,大家都早到了。五个人一台小车,远程奔波显得有些拥挤,幸好我身材瘦小,少占空间而颇受欢迎。虽说有10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却不知疲倦地几乎全程都在话语交流中。此去北京的结果如何,谭家人对江夏祖籍地是否认可?大家都有些忐忑。我认为,既有谭家宗谱考证,又有武昌县志记载,我们怀着文化寻根和振兴京剧的美好意愿而来,结果应该是乐观的。我的一句话,终于驱散大家心中的阴霾,不知不觉间于晚上七点半按时抵达北京,入住酒店。 为了方便见面,经谭家人建议,我们入住北京西客站邻近的一家酒店,办完入住手续司机小邱即开车去接昨日提前到达的江夏区政协常务副主席朱定呈过来共进晚餐。一见面朱主席便笑着说:“大家辛苦了,因公务在身,没能陪你们同行,请见谅!”轻松话语间,大家一同走向酒店餐厅。席间经过一番商议,还是由朱主席拍板:“明天先由谭先学主任相互引荐介绍,因为他两边都熟。再由陈本豪代表江夏发言,他是文化人,又熟悉情况。第一次与身为大艺术家的谭元寿先生见面,我们要避免打官腔,尽量采用民间形式,带着家乡情结交流为好。”朱主席的意见,大家一致赞同。朱主席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陈本豪,大家相信你,不要有压力,真情实感,语言是你的优势。不过,明天还要争取超常发挥啊!要充分展现江夏人的水平,要真情表达江夏人的问候。” 与谭家人约定见面时间为6月3日下午两点半,会面的地点定在酒店一楼茶室,我们预订了优选的包间,圆桌可围坐十五六人,足够宽敞。家乡的绿茶早泡香了,众人的心情也早早预热,时间却在滴滴答答中悠闲漫步。大家不时地看看表,时间已经四点,谭家老三谭立曾几次来电话说明,其一确因沿途堵车,其二因为心情急迫忙中出错下早了一个出口,不得已又绕了一大圈,估计四点半可以到达。谭主任一直在酒店门口来回溜达观望,终于传来谭主任高声迎接的喊话:“谭老爷子好!”大家齐齐站起来往外走,谭主任急引领谭家父子四人进门,谭元寿老爷子忙挥手示意我们不必出迎。 经谭主任逐一引荐,这才分清谭家三兄弟排行,老大谭孝曾,老三谭立曾,老五谭鸣曾。谭元寿老爷子不用介绍大家也认识,一是年龄,二是郭建光的光辉形象影响。大家相互履行中国人惯有的礼节,热情在两手相握中传递问候。落座后,董主任即从提包里拿出几张谭左湾宗谱的影印件,还有一组祖居老屋的彩色照片,双手呈送给谭老爷子。他们父子忙起身凑在一起,争相传看那些影印件和照片。谭老爷子伸出右手,轻轻地抚摸祖居老屋的照片,从屋面的灰瓦到大门的石框,最后逐一抚摸屋内一件件陈设,无声的话语映在谭老脸上。谭孝曾却认真地在宗谱影印件中按图索骥,寻找谭家踪迹。董光宇指着宗谱中几代延续的名字,细心地讲解“谭致导”和“谭志道”的关联。不尽地探讨,不止地交流,一段尘封百余年的历史渊源,在谭家人亲眼见证和亲手触摸中,今天终于解封在桌面上。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