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投稿者

投稿者

  • 字数: 2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作者: 窦应泰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08761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盛京春秋》出版大获成功并让茅剑秋从社会底层一跃步入文坛。不料杨瑶此举竟然触犯了抢同行退稿的大忌,从而引发杨瑶与沈跃龙长达若干年的明争暗斗,杨瑶最终为自己热爱的出版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者讴歌了女编辑全心全意为人作嫁衣裳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纯正的人格魅力,催人泪下。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女编辑午夜打来的电话
书稿隐情
杨瑶抢回一部“退稿”
第二章
工人出书在省城走红
茅剑秋的笑脸出现在电视上
第三章
梁晓月无法面对丈夫的绯闻
女编辑看好的书稿又遭厄运
第四章
杨瑶与沈跃龙的恩怨
“作家”下岗,当上了小贩
孙中飞大闹编辑部
第五章
女编辑亲临小县城:手稿丢失!
茅剑秋:“放心,我可以凭记忆把书稿重写一遍!”
第六章
杨瑶的馈赠——一台电脑
作家的华丽转身:服装设计师
第七章
剧本改编座谈会
夫妻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
第八章
打工仔“跳槽”
女编辑“走麦城”
春风里的她,人比黄花瘦
他回赠一个笔记本
当年的下岗工人成了“剑月集团”董事长
第九章
拈花惹草的荒唐老公
崇拜名家的杨瑶走了弯路
第十章
《野狼湾》可能是块金子
《十五的月亮》让她惊醒
为书稿进京请名家
第十一章
女编辑请作者吃韩国菜
新书走俏京城
沈跃龙的热情让人担忧
第十二章
杨瑶职称出了问题
模特儿比赛的玄机
为肝移植驱车长白林海
葬礼上出现了模特儿的队伍
摘要
     女编辑午夜打来的电话 进入北方11月,初冬的辽县小城便显现出一派萧疏的寒意。横贯城区的辽河支流已经结满白亮亮的冰凌,不久前刚下过一场大雪之后,往日堪称县城一景的汩汩辽河,便在皑皑积雪的覆盖下渐渐变得流速缓慢。待雪后北风一起,又吹去河面上那层白雪,冰冻的河床便裸露出来。刚下夜班的茅剑秋,耳边还响着抄纸车间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彻夜守在抄纸机前不得安眠的他,这时正骑自行车经过县城中心那座小石桥。忽然,他情不自禁地跳下车来,俯望那已经坚冰闪亮的弯曲小河,感到浑身泛起了一 股寒意。眼前的冰河就如同茅剑秋此时悲凉的心境一样,无奈中又有几分陷入绝境的失望。 茅剑秋同志: 你好! 本来,你的书稿已经被我提交三审,我就像当初对你承诺的那样,一定要把这部史实厚实的作品当成我年初编发的重要稿件处理。然而,总编和几位能够决定稿件命运的编委,在讨论时提出了不同意见。因此我只好把稿子退还给你了。对不起,请你谅解,但我无愧地对你说:我确实已经尽力了!…… 这是一封最近收到的退稿信。 下面的署名是他一度视若师长的C城松江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沈跃龙。想到沈跃龙,茅剑秋心头就百感交集,他凝视着在北风中雪尘飘浮的结冰河面,脑际竟闪出沈跃龙那文质彬彬的颀长身影。第一次去省城和沈跃龙见面,这位戴黑框眼镜的编辑室主任就给了他良好的印象。早在省城学友陈泓为他介绍沈跃龙之前,茅剑秋就在省报上不时拜读沈跃龙发表的诗歌和文艺评论。在结识沈跃龙之前,他一度就是茅剑秋心底最为崇敬的诗人和评论家。沈跃龙的名气在这东北C城一直很响,茅剑秋尽管从不写诗,也不写评论,可诗歌与一些视角睿智、阐述深刻的文学评论,始终是茅剑秋在从事业余写作时必不可少的借鉴。尤其是沈跃龙前几年对在东北三省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煤城血祭》公开发表的不同意见,在茅剑秋看来也确有振聋发聩的见解。毕竟《煤城血祭》是一部已经引起中央某部门评定的主旋律佳作,据 说这部以东北某煤矿伪满时期为背景的抗日题材长篇作品,C省省委宣传部正在筹划拍摄电视连续剧,如果没有一定鉴赏力的人是绝对不敢轻易对《煤城血祭》发表批评意见的。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困居在辽县老城的茅剑秋心悦诚服了。从此以后,茅剑秋只要发现省城期刊或报纸发表沈跃龙的作品,哪怕只是豆腐块大的小诗,他也要小心地剪裁下来,读后再贴在自己的资料册中,作为珍贵的收藏。 “茅剑秋,你想和沈跃龙见一面吗?那还不容易?只要我一个电话,事情就可以搞定,再说,你出书也是松江出版社的职责范围嘛!”在C城省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的陈泓,是茅剑秋初中时期的同窗好友。茅剑秋和陈泓虽然从小学读书时起就感情较深,但陈泓在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C城一所名牌大学,而茅剑秋则由于中学读书时偏爱文学,所以他因过分偏科造成他在高考时失利。陈泓等人进省城读书后,作为知青茅剑秋曾到内蒙古下乡插队,后来他当兵去了黑龙江的边防。等他服兵役再回到辽县时,陈泓已经大学毕业了。听说他被留在了省委机关,眨眼二十年的光景过去了,从此再无任何联系的陈泓,居然当上了省委宣传部的副部长。而当年在辽县中学学生会当主席的茅剑秋,竟与陈泓已经天壤之别,退伍以后在辽县造纸厂当了个抄纸工人。1999年陈泓和茅剑秋终于又见面了。陈泓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已成为省委的一位副部长,他听说当年自己崇敬的学生会主席茅剑秋在辽县当了工人,却仍然不轻看茅剑秋,曾经主动给打过问候的电话,彼此还保持着读书时的友情。茅剑秋清楚地记得,一年前那个难忘的春节,县城飘起纷纷扬扬的落雪,从C城回家探亲的陈泓特意找几个中学时代的旧友,在县城一家有名的酒楼小聚。作为从前的小老弟,陈泓如今虽已官至部长,在中学校友面前他仍然还像从前那样平易近人,丝毫不见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凌人官气。茅剑秋深有体会的一件事是,就在陈泓回县过 年那几天,县里的头头脑脑都忙着为陈泓安排接风的饭局,陈泓却每每找借口推掉,而把和他们这伙中学旧友的相聚看得格外重要。不仅如此,陈泓还亲自给在造纸厂值班的茅剑秋打电话,当他听出茅剑秋有推辞之意时,便语气坚决地说:“老学长,如果你不给我面子,到时候我就亲自去你府上相请呀!非要把你这秀才请到席面上不可!”到学友聚会那天,陈泓唯恐心高气傲的茅剑秋不肯出席,又一个电话打到县委办公室,让县委秘书亲自带车到茅剑秋住处把他强接出来,于是他成了学友中专享被陈泓隆重请进酒楼的客人。席间,茅剑秋始终保持沉默。陈泓在县中时就喜欢行事低调、沉默寡言的茅剑秋,他想起许多往事。17年后再次相聚,茅剑秋惯有的寡言少语似乎变成了他善良天性的一部分。陈泓意识到那是茅剑秋骨子里的清高与卑微交织形成的复杂性格。社会地位的卑下让茅剑秋在包括陈泓等事业有成的学友面前必须行事低调。他如今往往不是以同学而是以工人的身份,面对学历地位都比他优越的昔日旧友们,脸上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