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红刊 穿透纸背的力量
字数: 33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 牛贯杰,秦天骄,王启睿
出版日期: 2021-08-01
商品条码: 978750087650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以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百份红刊为依托,讲述红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一本系统的,有学习参考价值的好书。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从1914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党直接领导或间接创办的进步红色报刊。这些红色报刊,反映了党是在什么背景下创办,在各个时期的政策,刊物前后延续的时间,以及报刊起到的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革命的作用。本书真实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一部丰富生动、记载详尽的历史教科书。
作者简介
牛贯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泽有《中国历史的结构》、《中国皇权的多维性》等,主编《清史译丛》“罗威廉专辑”,《新史学》 “前近代清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比较研究”等泽作。
目录
第一章发蒙(1914—1920)
20世纪初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兴,一批以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潮为内容的刊物应运而生,它们有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理念,启蒙了急欲挽救民族危机的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创造了组织条件。
《敬业》以青年为斯003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007
《学灯》闪亮011
《京报》铁肩担道义015
《每周评论》直面现实019
《觉悟》的理想022
《湘江评论》怒吼湘江025
《少年中国》进行式029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自我塑造033
《劳动界》做工人的灵魂037
《劳动音》嘹亮041
石破天惊的《共产党》045
第二章开辟(1921—192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目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唤醒国民的自觉,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重点。宣传从理论走向实践,一批革命刊物和进步刊物应运而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播种下革命的种子,生根、发芽,赤满神州。
《工人周刊》做工运急先锋051
《劳动周刊》话团结055
《妇女声》为妇女发声058
《先驱》醒世062
《少年》与《赤光》066
《向导》成为革命向导069
《前锋》冲锋073
《中国青年》百年正青春076
《妇女日报》的柔光081
《中国工人》百年不改是初心085
《中国军人》思想之枪089
《莽原》的反抗093
《热血日报》的呐喊097
《政治周报》开始反攻100
《中国农民》研究中国农民103
《犁头》耕耘农民运动106
《人民周刊》举大旗110
第三章利刃(1927—1937)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大地,中国革命陷入低谷。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放弃革命的理想,他们在血与火中继续前行。放眼望去,无论在红区还是在白区,红刊闪烁,恰如燎原的星星之火,在黑暗中指引人民大众英勇抗争。
《奔流》不息117
《列宁青年》面向劳苦青年120
《北方红旗》高擎不倒123
《右江日报》助力枪杆子126
《时事简报》严禁扯谎130
《萌芽月刊》始出133
《拓荒者》垦“荒”137
《火炉》旺苏区141
《红军日报》播火种144
《红旗日报》一纸风行147
《前哨》的“普罗文艺”151
《工农日报》红遍湘鄂西154
《青年实话》为“苏青”157
《北斗》闪烁161
苏维埃第一报《红色中华》164
《十字街头》的选择168
《红星》伴长征171
《文学》的气势175
《读书生活》新知178
《大众生活》把力气用在大众上182
《救国时报》遍传全球185
承前启后《新中华报》189
《解放》为解放192
第四章血字(1937—1945)
全国抗战期间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利用媒介工具进行抗战动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救国浪潮。
从《抗战》到《全民抗战》199
《救亡日报》在轰炸中来去203
“孤岛”里的《每日译报》207
《晋察冀日报》“三千文字内做文章”210
群众看《群众》214
《新华日报》“抵得上一个方面军”218
《新闻记者》以笔为枪222
坚守《文艺阵地》226
《前线画报》刻影230
《大众报》胶东12年234
《拂晓报》报拂晓238
战火中走出的《大众日报》242
《八路军军政杂志》为抗战服务246
《中国妇女》塑造新妇女249
《共产党人》有力量252
炮火灭不掉的《冀中导报》255
《中国文化》共建精神家园259
《边区群众报》与民同乐263
沂蒙(那个)《鲁南时报》266
晋西北之光《抗战日报》270
《新文字报》的“文字革命”274
《江淮日报》模式277
香港明灯《华商报》280
烽火使命《冀鲁豫日报》284
《笔谈》文学场288
《晋察冀画报》的战场镜像291
《战场画报》定格抗战295
《山东画报》的使命299
铁血丹青《胶东画报》303
《群力报》俯身为工农307
《冀热辽画报》虽短犹长312
第五章鼓声(1945—1949)
1945年抗战硝烟刚刚散去,中国又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军事战场炮声隆隆,文化战场鼓声铿锵,“我们现在除了打仗还要打笔墨官司”(刘伯承)。最终,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属于党和人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从此走向繁荣和富强。
乔装打扮的《时代日报》319
《吉林日报》长青323
海外遗珍《生活报》326
《东北日报》在白山黑水330
《北方文化》有佳文333
《联合晚报》低调斗争337
《冀东日报》的前世今生341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做“领头羊”345
《挺进报》与《红岩》的故事349
新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354
《人民前线》壮写东南358
根植热河的《群众日报》361
《察哈尔日报》三春秋364
《前进》上征程367
《光明日报》传递光明371
《人民军队》强军历程375
摘要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1914年,16岁的周恩来写下了这首名为《春日偶成》的小诗,那年的他还只是南开中学的一名普通学生。这两句记录春游的随感,却在日后和一份重要的刊物产生了关联,那就是《敬业》。 1914年3月,一个名叫“敬业乐群会”的组织在南开中学诞生了,周恩来便是它的创立者之一。10月15日,《敬业》作为该组织的会刊出版,自第二期起更名为《敬业学报》。作为一份由学生所主办的刊物,它的核心宗旨也充满了浓浓的校园书卷气息,“辨难析疑,佚出于课程之外,研究各种学识”“补教科书之不足”。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群年轻人并未止步于此,正如周恩来在办刊宗旨中补充所言的那样:“值学道将绝之国,大厦将倾之邦,欲尽此重大责任,舍在学时代极力锻炼身心增进智能而奚求。” 1914年9月29日,中国近代有名教育家严修在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那一天,16岁的周恩来带着一份尚未拥有封面的杂志来到他面前,请求他题写了“敬业”二字。严修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周恩来来,求写《敬业》杂志封面,周去即书之。”这句简短的记录,如今也成为珍贵的史料,镌刻下《敬业》诞生的过程。 自1914年创刊开始,每期内容丰富,共有五类,有一两百页,从通论学识到艺林记事:无所不包。《敬业》属于学生,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正是那个时代所发出的铮铮强音:进步、觉醒、救亡图存、破旧立新,以南开为中心,辐射清华、东吴、震旦,也得到了同样清脆的回音。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敬业》又不仅仅属于学生,如蔡元培及严修一类的文化名流都曾为它题写刊名,以最灼热的目光期待着青年们的成长。 而周恩来无疑是《敬业》最重要的主编。有趣的是,他同时也是刊物最积极的撰稿人之一,甚至披上了好几件“外衣”,化名“飞飞”“翔宇”“恩来”发表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时评,全都蕴含着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目前,能考证出的周思来最早诗作便发表于《敬业》之上,即开篇所提到的《春日偶成》。 对周恩来而言,《敬业》是他个人成长的重要记录。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周恩来还曾是一位“连载作家”,他在《敬业》上连载过一篇名为《巾帼英雄》的小说,借女侠之口,抒发自己的心声,表达着对旧社会的严厉批判。那时的他还会在杂志上给好友写诗,《敬业》第四期上刊登的《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就是写给同窗张蓬仙的。寥寥数语,怀念着他们共同创办“敬业乐群会”的豪言壮志。不仅如此,周恩来还记录了蔡元培的两篇演讲,并把它们也刊登在了《敬业》之上。就如同他自己提到的那样,“记者于六年前即获读先生著作,今日始得一瞻风采”。那时年轻的他或许还不知道,未来他也将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记录璀璨的星星之一。 除周恩来之外,《敬业》的背后还站立着无数满怀热忱的青年人。《敬业》付印后短短三天,第一期500份就售卖一空,随后第二期便加印到了1000份,刊物最多时曾卖出2000余份。正如当时南开学生所回忆的那样:“全校师生均乐于参与,勇于投稿,为一时各校办刊物之冠。” 在办刊过程中,周恩来一直号召把改造思想和改造中国相结合,要把报刊当作改造社会的工具,也要在办刊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