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细节中的新中国史
字数: 3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神根,张倔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01021871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细节中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简明通俗的新中国史。它以“一年一事”的写法,从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史中精选70个“大事件”,以精湛的“工笔画”笔法挖掘历史细节,深情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大写意”画卷。
《细节中的新中国史》作者用精炼的故事化语言、鲜为人知的“小细节”全景呈现这些大事件的决策与形成过程,清晰勾勒出新中国从开国大典到新时代的历史脉络。
《细节中的新中国史》视野开阔,特别是一些细节的书写,给人以历史的温度,让读者在叙述中触摸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和历史性成就,进而体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
《细节中的新中国史》资料宏富,图文并茂,是一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历史细节的简明新中国史。
目录
1949年:开国
1950年:婚姻自当家
1951年:“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1952年:反腐肃贪第一案
1953年:“156项工程”
1954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称由来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7年:天堑变通途
1958年: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构想
1959年:“工业学大庆”
1960年:“人工天河”红旗渠
1961年:荒原变绿水青山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作自我批评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4年:“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1965年:“备战、备荒、为人民”
1966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967年:“二月抗争”
1968年:坦赞铁路见证中非友谊
1969年:珍宝岛反击战
1970年:“东方红一号”横空出世
1971年:“乒乓外交”传佳话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3年:周恩来亲笔起草的任职通知
1974年:“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5年: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1976年:玉泉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真理标准与“两个凡是”的交锋
1979年:“小康”中国
1980年:“正义的审判”
1981年:科学评价
1982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1983年:“邓六条”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百万大裁军”
1986年:“863计划”出台的背后
1987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
1989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1991年:打破西方国家制裁
1992年:春天的故事
1993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94年:“分税制”改革
1995年:“领导干部的楷模”
1996年:“大京九”
1997年: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1998年:众志成城战洪魔
1999年:西部大开发
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1年:扣人心弦的中国入世谈判
2002年:“大国重器”蛟龙号启动研发
2003年:科学发展观
2004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告别“皇粮国税”
2006年:天路
2007年:与时俱进新党章
2008年:百年梦圆
2009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12年:太空穿针
2013年:“精准扶贫”
2014年:中国文艺发展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2015年:“巡视利剑”展锋芒
2016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2017年:选人用人不搞“划票打钩”
2018年:势如破竹开新局
摘要
1949年:开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国号”简称曾有一场争论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新政协筹备会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是,还有一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简称问题,需要仔细斟酌。原来,在起草《共同纲领》草案时,根据部分代表提议,考虑到应照顾人民的传统和习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后面,加了一个“简称中华民国”的括注。这在政协代表中引起了很大争论。 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对是否取消国名简称持慎重态度,特别注意听取当年追随孙中山为建立中华民国而奋斗的老前辈的意见。为此,1949年9月26日,周恩来和林伯渠联名邀请了二三十位辛亥革命以来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周恩来作为东道主,开宗明义地说,今天请来赴宴的,除几个人外,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长辈。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做“就教长者”,今天主要是就国号简称问题来专门听取各位长者意见的。 周恩来点题之后,民主建国会的黄炎培第一个发言。他说,由于教育落后,老百姓感情上习惯用“中华民国”,一旦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留个简称,是非常必要的。他还说,政协会议5年一届,5年之后,我们再来除掉,并无不可。 接着,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发言。她说,中华民国是孙中山革命的一个成果,那是用许多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关于改国号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照旧用它,也是好的;如果大家不赞成,我就不坚持我的意见。 这时,海外爱国华侨领袖、年逾八十的司徒美堂激动地站起来要求发言,他说: 我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尊重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4个字,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民国,与民无涉。22年来更是给蒋介石与CC派(中统简称)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我们试问,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应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的烂招牌。国号是一个极其庄严的东西.一改就得改好,为什么要5年之后才改?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仍然叫作“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们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持反对什么简称,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司徒美堂的话铿锵有力、畅快淋漓,在座者感同身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顾不上满桌的丰盛菜肴,纷纷发言。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立即表示支持司徒美堂的意见;陈嘉庚也表态,大家对中华民国绝无好感,当然,落后的人会一时不习惯,过些时候就好了。 周恩来把这些意见汇总后送政协主席团常委会,经常委会决定,去掉了国号后面“中华民国”的简称。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北京。这是一个民族向百余年战乱和屈辱历史的告别,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清晨,激动得整夜没合眼的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从北京的四面八方向天安门广场集合。上午10时,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参加开国大典的30万军民已齐聚天安门广场。热情的欢呼声、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人们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这一天的北京,秋高气爽,风和日丽。56岁的身着黄色呢料中山装,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当他出现在天安门城楼时,全场立即沸腾起来。 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女摄影家侯波回忆道: 大概下午2点50分,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乘车到了天安门城楼下,从天安门城楼左侧一步步走上来。当毛主席踏上最后一个台阶时,大喇叭里传来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的声音:“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军乐奏响《东方红》……我赶紧把相机对准了毛主席,一边拍一边往后退,还要不断地调整焦距和光圈,生怕误了每一个重要的镜头,那可就犯下了大错误。当《东方红》第三遍奏完的时候,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正好到达了天安门正当中的位置。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始。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走到麦克风前,朝广场深深地望了一眼,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作主了! 60年后,侯波回忆起当时的盛况,仍然激动不已: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我觉得主席讲话的声音比平常有点变调,就是激动了。主席讲这些话的时候,大家都流着眼泪,我当时也感动得流了眼泪,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动。在天安门城楼上有1000多人,大家都眼含着热泪,庆祝有这么一天。城楼下30万欢腾的群众更是情绪高昂。人群、旗帜、彩绸、鲜花汇成了喜庆的海洋。 接着,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