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汇率、流动性及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

汇率、流动性及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

  • 字数: 42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易宪容,陈颖颖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583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二三十年是金融危机爆发最为频繁的几十年,特别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百年难遇的大危机。为何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为何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大本书既有国内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最早关注与讨论(2007年),也有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度条件、社会根源等方面的系统性分析与讨论,并形成了对现代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理论。在本书看来,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一个社会及国家信用过度扩张,或一个国家的信用创造远远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使市场的流动性泛滥、跨境资金全面快速进出,从而全面推高各种资产价格(如股市及楼市价格等),或让资产价格远远偏离其价值。而一个国家的信用过度扩张,不仅在于当事人可以把其过度使用现代金融体系的成本转移给社会及未来人承担的动机激励,也在于现代金融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本书对这些问题及现代金融理论缺陷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与分析,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目录
第一编 流动性与金融危机
1 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
1.1 前言
1.2 文献综述
1.3 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泛滥及后果
1.4 美国“影子银行”的流动性传导机制
1.5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突然消失
1.6 美国政府救市及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启示
2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2.1 前言
2.2 “影子银行”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2.3 “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与实质
2.4 “影子银行体系”的崩溃及原因
2.5 “影子银行”崩溃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3 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
3.1 前言
3.2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何在?为什么不是全球经济失衡呢?
3.3 信用扩张过度是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根源
3.4 信用扩张过度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3.5 美国信用扩张过度的新形式及整个金融体系崩溃
3.6 结论与对中国金融政策的含义
4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实质及反思
4.1 前言
4.2 对美国次贷危机起源的观点综述
4.3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
4.4 “影子银行”及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新态势
4.5 次贷危机的实质及反思
5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市场不确定性效应
5.1 前言
5.2 美国QE不退出的市场不确定效应
5.3 QE退出为何会导致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
5.4 美国QE退出的实质及退出的不确定性
5.5 QE退出加大新兴市场不确定性及中国市场面临的风险
5.6 小结
6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经济分析
6.1 前言
6.2 OE退出为何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化
6.3 QE变动为何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金融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
6.4 关联储QE实施5年的效果
6.5 关联储QE退出的决定因素
6.6 QE退出可能的路径及方式
6.7 美国QE退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冲击
7 “安倍经济学”效果及影响的理论分析
7.1 前言:“安倍经济学”的由来
7.2 “安倍经济学”的目的
……
第二编 金融市场震荡与监管
第三编 汇率及制度改革
第四编 融资及香港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