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 字数: 3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季水河 等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685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民族形式范畴的学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范畴的根本遵循;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在中国当代还需要开放扩展,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和文学批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活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传人以前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选择
一 物质文化:洋务派的选择
二 制度文化:维新派的选择
三 精神文化:新文化派的选择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审视
一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二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基础
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一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进程
二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的范畴体系
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将引导中国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传播与20世纪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形态
第一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论题
一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三 文学的阶级性
四 文学的服务对象
五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六 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的浅泛性
二 认识的模糊性
三 态度的情绪性
第三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 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
二 确立了中国文学理论前行的方向
三 隐含了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范畴系统的形成
一 文学本质范畴系统的构成
二 文学创作范畴系统的构成
三 文学作品范畴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确立
一 思想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异同
二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基本框架的确立
三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基本框架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成
二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三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空间的拓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与20世纪文献理论中的现实主义范畴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意识范畴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主文化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民族形式范畴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批评范畴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在中国当代的开放扩展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现实价值与中国当今的艺术生产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精神对中国当下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