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经济浪潮 未来的新趋势与可能性

数字经济浪潮 未来的新趋势与可能性

  • 字数: 1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拯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2568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频频提到“数字经济”,背后蕴涵的是高远的历史站位和深邃的战略眼光。 2.多位业界名家、专家为本书作序或倾情推荐。 3.每个身处数字时代的读者都能从这本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的书中,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启发和思考。
内容简介
我的工作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有多大?我的财富会因为数字化而增加吗?我在赛博空间如何寻找意义和价值?……当数字经济浪潮袭来,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适应变化、抓住机遇。这本书运用简单的原理来分析复杂的现象,从多元知识坐标、思维模型来分析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人们提供关于未来的参考。政策制定者、商界精英、职场人士、大学生和每个对未来感到好奇的人,都可从中得到启发。
作者简介
李拯,1987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专栏室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生。200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2011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2019年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结业。参与编写《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第二辑)》《习近平讲故事》等政论书籍,2018年出版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学专著《中国的改革哲学》。
目录
序一 今天,我们再次面临“赶考”
序二 数字经济发展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前言 “万物皆数、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经济浪潮
第一章 数字时代,数字经济能对冲逆全球化影响吗?
第二章 数字时代,中国经济靠什么转向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为什么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第四章 数字时代,贫富差距会因为数字红利而缩小吗?
第五章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在哪些方面不能取代人类智能?
第六章 数字时代,人类组织形态如何兼顾集中化与扁平化?
第七章 数字时代,数字货币将如何改变金融体系和你的钱包?
第八章 数字时代,你将如何实现“数字化生存”?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逆全球化的声音开始接连出现。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要在民族主义孤立与全球团结之间作选择。他认为,人类不仅在对抗流行病上而且在经济上都需要合作,“考虑到经济和供应链的全球性,如果每个政府在接近不顾其他政府的情况下做自己的事情,结果将是混乱和危机加深。我们需要一项全球行动计划,而且要快速行动。” 但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似乎与人们的期待反其道而行之。在疫情肆虐全球之时,国家间的相互指责、彼此甩锅轮番上演,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公开呼吁本国产业链回流,日本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单独列出一项,为产业链回流本国提供资金支持。在2020年早些时候,美国取消了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中美经贸摩擦,还没有落下帷幕。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全球化的命运增加了不确定性。疫情之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 支持全球化的人认为全球化仍然不可逆转,流行的看法是全球化造成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现状,国家与国家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逆全球化只会两败俱伤。这样一种认知,来自于大家习以为常的全球化理论,即把全球化当作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和实现资源很好配置的过程。这一常见的叙事方式,建立在几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基础上,即交换可以使双方的效用都增加,按照各国比较优势发展产业有效率。因此,在支持全球化这一方看来,疫情作为一种短期冲击,并不会改变全球化的中长期大势。 虽然用交换互利、比较优势等概念来理解全球化并没有问题,但交换互利和比较优势并没有解释全球化的动力问题。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就知道交换互利,为什么那时候没有产生全球化?在理解全球化的时候,我们经常忽视了一个常识,那就是全球化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驱动的结果。实际上,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来理解和认知全球化进程,寻找驱动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如果能够找到这个动力机制,反过来看,这其实也是理解逆全球化为何发生的关键所在,也可由此理解新一代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为什么对维护全球化如此重要。 与此同时,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图景。从经济视角来看,疫情不可避免会对全球化造成剧烈扰动,但很可能难以改变经济规律的长期作用。因此也需要提防在经济海平面之上刮起政治的狂风,使得政治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经济的逻辑。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安全考虑,即产业转移不再只是从经济上考虑成本—收益,而要首先考虑国家安全,比如疫情期间医疗物资短缺,可能会让发达国家把医疗物资生产纳入国家安全目录;另一个是大国关系的重新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这可能使得这样一种观念重新流行起来,即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发生在异质体制的国家之间。 因此,本章将从两个视角来理解全球化的动力机制,一个是长期视角,即从资本扩张的视角来重新理解全球化,解释资本的自我增值如何推动全球化,以及近年来为何出现全球化的停滞甚至是逆全球化;另一个是短期视角,即分析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综合这两种视角,可以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进行一个合理的预测。 一、全球化是“产品的扩散”和“技术的扩散 为了给这个宏大的问题找到答案,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经典的销售故事。这是一个销售员都知道的哲理故事: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P17-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