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朝花夕拾·呐喊

朝花夕拾·呐喊

  • 字数: 1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作者: 鲁迅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2001425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等。《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变革的巨大热情和期望。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里面收入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14篇短篇小说。作者还在《呐喊》自序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包含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学活动的态度和目的。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目录
经典导读
名著档案
重点提示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阅读检测
参考答案
呐喊
自序
故乡
社戏
风波
狂人日记
端午节

孔乙己
阿Q正传
兔和猫
鸭的喜剧
一件小事
阅读检测
参考答案
《朝花夕拾》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摘要
    朝花夕拾
     名师导读
     这是作者写在自己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之前的一篇文字,主要讲述了将散文集由《旧事重提》改名为《朝花夕拾》的想法,并且讲述了此散文集中文字是从其记忆中抄出来的,是具有回忆性的文字。
     小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读作wúzá,杂乱;没有条理)。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规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呜叫,竞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人,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一种盆景,取栀子的一段浸植于水中,能长绿叶,可供观赏),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这样,指程度、方式、状态、性质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即使是活着,犹如死了一样),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文艺刊物,鲁迅编辑。1925年4月24日创刊于北京。1927年12月25日出至第48期停刊)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变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读作líng jiǎo,水生植物,味甘、性凉、、无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读作gǔ huò,诱惑,指儿时美味的吃食诱惑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读作huò zuò huò chuò,指时作时歇、不能持久),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狗?猫?鼠
     从去年开始,仿佛听得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的“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啊,狗不是仇猫的吗?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