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肖复兴的12堂写作课

重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肖复兴的12堂写作课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作者: 肖复兴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03656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本书的作家肖复兴是中小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作家。 2. 选文经典,书中所选文章均是作家入选各地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散文。 3. 作家亲自点评。全书以作文课的形式呈现,作者亲自点评、分析,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获得写作的指导。 4. 光滑护眼的质感用纸,清新全彩插图,带来不错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走进校园·彩绘版”丛书中的肖复兴卷,肖复兴是“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十位当代作家”之一。本书收录了肖复兴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小学生语文教材、语文试卷里的诸多散文,包括《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荔枝》《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等经典篇目。全书以写作课的形式呈现,分为写你自己的事、写人写什么、状物抒情、文章如何结尾等十二堂课,每堂课后均附有“写作提示”,由作者亲自点评和分析。本书还特邀新锐插画师,绘制了多幅富有童趣和儿童生活气息的精美插图。让小读者们在温暖简洁的文字和童趣的插图中感受语文之美,和名作家肖复兴来一场美妙的邂逅。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10年的大中小学的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篇绿绿的爬山虎》《童年的小花狗》《荔枝》《小溪巴赫》《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孤独的普希金》等三十多篇作品入选人教版、苏教版、上海版、北京版、鄂教版、鲁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曾多次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并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第1堂课写你自己的事
丝瓜的"外遇"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童年的小花狗
两毛钱
写作提示
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点
2党课你身边的人
清明忆父
窗前的母亲
表叔与阿婆
花边饺
荔枝
苦瓜
写作提示
写好和人物相关的关键事
……
摘要
     丝瓜的“外遇” 那天,到菜市场买了几条丝瓜,因为已经买了好多的菜,手里拿着满满的好几个兜子,给小贩交完钱,提着菜兜转身就走了。等到晚上做饭的时候找丝瓜,才想起了放在菜摊上忘记拿了。 几条丝瓜,没几个钱,但第二天到菜市场去买菜时,忽然想到那个菜摊前问问,看看菜贩兴许好心地帮我收起了丝瓜,守株待兔等着我回去取。走到那个菜摊前一问,菜贩摇摇头,一脸无辜的茫然。我向他道了谢,转身走了,这事本来怨我而不怨他,不见得就一定是他将几条丝瓜“迷”了起来,也可能是别人顺手牵羊拿走了丝瓜。买菜的人来人往,菜经他的手各种各样,他哪里顾得过来这几条小小的丝瓜? 也是退休后无所事事,那一刻,脑子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就在这个每天都喧嚣热闹的菜市场,做个小小的试验。便找了三家菜摊,各买了三条丝瓜,然后,交完钱,都放在了菜摊前那一堆有青有绿有红的蔬菜堆儿里,转身就走了。我想明天再去菜市场,看看这三家菜摊,会有哪家能够看到了我忘在菜摊上的丝瓜,替我保存,等着我回去取;或是,哪家都没有了丝瓜,只剩下了如今天看到的那个菜贩的一脸无辜的茫然。小小的丝瓜,会是一张pH试纸,能够试探出人心薄厚和人情暖凉呢。 第二天,我去了这三家菜摊,两家,没有了丝瓜,只有了茫然;一家的菜贩却没等我问话,就从菜摊下面提出了装着那三条丝瓜的塑料兜,笑吟吟地递给我。 应该说,试验的结果,还算不坏,2比1,毕竟没有让人接近失望,九条丝瓜没有全部不翼而飞,留下了三条,锚一样,还沉稳地留在了水底,缆住了小船没有被风浪吹走,不知所终。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家替我保存住遗忘的丝瓜的菜贩,是我认识的,我常常到他那里买菜,特别是西红柿,我都会到他那里买,因为彼此熟了,他会连问都不用问我,直接从西红柿筐里替我挑优选的给我。有时候,差个几分钱几角钱,他也会抹去了零头,甚至忘记了带钱或者钱不够了,他会让我赊着,明天来买菜时再带给他。 我在想,如果不是我们已经很熟识了,他会为我保存下这三条丝瓜吗? 我又想,以前老北京,几乎每条胡同都会有一家菜摊或菜店,因为都是街里街坊的,无论卖菜的,还是买菜的,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别说是买了菜忘在菜摊或菜店里了,就是你把别的东西甚至钱包忘在那里了,一般回去都会找得到的,菜摊或菜店里的人都会替你保管好。这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一条街上,大家都认识,彼此的信任和信誉,以及常年积累起来的感情,比贪一点儿小便宜要重要得多。所以,那时候,尽管物资匮乏,大家都不富裕,但很少会出现缺斤短两或假冒伪劣之类的欺诈。对比那时农耕时代的商业模式,如今琳琅满目的菜市场,发展了好多,也流失了好多东西。其中流失最多的,就是买卖之间的那种邻里之间的人情味。 我将自己这样的想法,对那位替我保存丝瓜的菜贩说了,他笑笑对我说:人情味,也不是说现在就没了,你们买菜的看得起我们,我们卖菜的自然就会高看你们一眼。这东西,就跟脚上的泡,走得日子多了,自然就长出来了。你说,那几条丝瓜能值几个钱? 他说得有道理,丝瓜不过只是人情味的一种外化,是彼此心情的一次外遇。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没有饭辙儿,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的。正是饭点儿,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乘机呼呼而入,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姑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都挡在了窗外了。 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谐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句: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