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复盘 股海沉浮30年之投资笔记

复盘 股海沉浮30年之投资笔记

  • 字数: 1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沈凌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589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股票市场投资就如同人生际遇,充满了不可预期性。没有专业的股市理念,不经历几个周期的涨跌,我们很难抓住上涨的机会。本书作者分享了自己1993-2019年来股市投资的成长历程和心得感悟,其间,中国股市走过几轮熊市和牛市。基于亲身经历和目睹的事件,作者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一个普通投资者和经济学者在股票市场交易中的曲折摸索与理性思考,以自身实践阐释股票投资的基本逻辑和技巧。本书内容近30年的时间跨度,让读者重新领略中国股市波澜壮阔的行情变化和鲜活的历史镜头,充分感受股市的魅力。作者对历年股市重大事件和热点现象的点评,以及对自身投资心理、投资理念的领悟过程也发人深思,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证券时报》《大公报》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长期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演变的关系以及收入分配对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的影响。主要学术论文发表于Economic Theory、Economics of Transition和《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杂志。1993年涉足股市,拥有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写作微信号VWL007,致力于用平和理性的语言普及经济常识,关注经济增长和家庭理财。已出版著作《经济学家有点烦》(2013)、《宏观经济看得懂》(2016)。
目录
1993股市里最赚钱的是卖软件的(优选点1558,大力度优惠点750)
1994股市里没有绝对的安全感(优选点1052,大力度优惠点325)
1995被青春撞了一下腰(优选点926,大力度优惠点524)
1996股票要不要分红(优选点1258,大力度优惠点512)
1997伟人长辞(优选点1510,大力度优惠点870)
1998结缘《证券时报》(优选点1422,大力度优惠点1043)
1999学会打新股(优选点1756,大力度优惠点1047)
2000波恩慢生活(优选点2125,大力度优惠点1361)
2001打工和休假(优选点2245,大力度优惠点1514)
2002推倒重来(优选点1748,大力度优惠点1339)
2003转战国际市场(优选点1649,大力度优惠点1307)
2004另一种生活态度:穷游(优选点1783,大力度优惠点1259)
2005人民币居然会升值(优选点1328,大力度优惠点998)
2006财富从何而来(优选点2698,大力度优惠点1161)
2007股市上的珠峰(优选点6124,大力度优惠点2541)
2008从波峰到谷底(优选点5522,大力度优惠点1664)
2009“大B浪反弹”(优选点3478,大力度优惠点1844)
2010房子到底贵不贵(优选点3306,大力度优惠点2319)
2011庙堂江湖(优选点3067,大力度优惠点2134)
2012创业板的启动(优选点2478,大力度优惠点1949)
2013经济低迷就应该买消费股(优选点2444,大力度优惠点1849)
2014中国股市的逻辑(优选点3239,大力度优惠点1974)
2015巴菲特应该向我学什么(优选点5178,大力度优惠点2580)
2016中国证监会的非市场化使命(优选点3538,大力度优惠点2638)
2017原来亏本都是假装的(优选点3450,大力度优惠点3016)
2018改革开放40年:回顾和展望(优选点3587,大力度优惠点2449)
2019股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过(优选点?大力度优惠点?)
写在最后:A股市场上散户的赚钱之道
摘要
    我大四的时候,中国股市刚刚拉开帷幕。无论是从老师那里听说的认购证的故事,还是自己亲眼见到的放开涨停板后1日暴涨10倍的惊心动魄的现象,都让我心痒难耐。①于是我和4个哥们每人2000,凑了1万元去开了一个账户。 为什么要凑钱呢?因为当时开户至少要1万元,少了还不让你玩。由于当时大家都已经找好了工作,所以整天在宿舍里面喝酒打牌,晚上出去跳舞逛街,本来就没有什么正经事,炒股倒是一件相对有意思的事情,父母也就不怎么反对。在这里我真的要谢谢父母的宽容,因为在1993年,2000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我1个月的生活费也就100多元。我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开始得也比较早,有人说这是“海归”的做法,我倒觉得不如说是父母的影响。 我们班里有两派。一派人市早了几个月,俨然以专家自居。我们5个人市晚了那么一点,于是常常被他们教训。刚一入市,我们根据教科书里面说的“股票的价值就是未来盈利的贴现”,一股脑儿买了几只当时的绩优股,结果刚回寝室就被人一顿教训:“绩优股?中国的股票有绩优吗?你买的股票那么“优”,但是没有人炒啊,你靠什么赚钱?”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想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于是过了几天,我们跑去营业部卖掉了所谓的绩优股,亏了一点小钱。出师不利! 之后,我们听了“专家”的意见,但是买进的几只股票也都不好。为什么呢?后来想想,是因为整个大势是往下走的。当时一共也没几只股票,要涨就一块儿涨,要跌基本一起跌,无非是这个波动幅度大一点,那个波动幅度小一点罢了。不过大家都还是好哥们,没有因为意见分歧而吵架。记得有一次,我代表大家去营业部看盘,听说某只股票会涨,没有通知大家就买入了(当时可没有互联网,只能去营业部看墙上的大屏幕,我们也不可能有手机,当时的手机可是2万多元一部的大哥大)。回到寝室一忙别的事情,我也忘记告诉大家了。结果第二天开始,这只股票就跌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没有通过集体表决就买进,造成了亏损,应该我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后来一个哥们拍拍我的肩膀说:“没事的,你赶快平了吧,多少亏损,我们一起承担。”这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出了校门,这样的朋友可就没有了。 我们的炒股业绩惨不忍睹,但我居然被人请去当了回股票“专家”讲课——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太相信所谓的“专家”,搞不好他们连米勒定理都没有听说过,就在给你讲公司价值。原来,我一个铁哥们的铁哥们是电机系出身,毕业了不好好回北京找工作,享受“皇城根儿”下朝九晚五的生活,偏偏要赖在西湖边创业。电机系的人能创什么业?总不会自己捣鼓几个电机出来吧。的确,他没有想埋头数+年去发明一个电机,而是邀了一帮学弟学妹,租了一家宾馆的几个房间,在那里设计电脑程序。这个电脑程序不是拿来做别的,就是炒股票用的。当时社会上有几个人真的知道股票是什么东西?连那位想创业做股票软件的哥们也不知道。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