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苦难辉煌(大字版)
字数: 60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金一南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2121070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36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9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首版《苦难辉煌》未能面世的数万字内容此次得以全面呈现!增补数十处罕见历史细节 当下,为什么还要再度阅读《苦难辉煌》?以史为鉴,在新形势下,《苦难辉煌》所提供的历史信息,依然可以为今天的新难题提供丰富的启示。本书不仅是了解真实的中共早期党史推荐阅读书,更是了解中国的当下和未来的推荐阅读书。 众多高层领导争相阅读大力推荐的历史巨著;中宣部中组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图书;2011年1月14日,《苦难辉煌》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名家推荐:
内容简介
201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阀集团精英以法西斯主义,在中国展开了一场舍生忘死的较量,皆宣称自己的主义救国救民,皆为实现自己的主义在所不惜。
、斯大林、蒋介石和昭和军阀集团精英处于同一时代,他们自身及代表的主义在中国的冲撞与较量,富含历史的偶然,更富含历史的必然。本书从这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恢宏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进程,进行了靠前的全景式揭示和深入剖析。
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这四股力量在中国大地思想冲突与实力较量的结果。红军青年将领与蒋军青年将领的生死搏斗之间,日军少壮派军阀坚决踏倒三个首相疯狂侵华。中国地方实力派又企图在红军与蒋军、南京与东京之间夹缝求生,斯大林领导的苏俄则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之间反复权衡。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每一方的领袖和将领皆在较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全部能量,从而在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痕。
斯大林纵横捭阖,蒋介石纵横捭阖,只有率领工农红军穿越万水千山;既要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正是通过万里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炼狱,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无情的叛卖形成的地狱之火,中华民族探测到了靠前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从此真正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性号音。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7年当选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优选模范人物”,2010年当选“中华文化人物”。《苦难辉煌》荣获新闻出版领域优选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阅读。
目录
第一章地火
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托洛茨基的警告与斯大林“挤柠檬”。陈独秀也须看共产国际脸色。蒋介石的悲剧,在于与同时代。各方都力图破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第一节孙中山的困惑4
第二节钢铁斯大林18
第三节谁人看中28
第二章东方之梦
中国是日本最早的老师。日本又是中国近期新的老师。中国革命者从日本译来了《共产党宣言》,日本浪人却在中国炮制出法西斯理论。“三羽乌”从蒸汽浴室腾空而起,给世界的东方带来巨大黑暗。
第一节一言难尽的一衣带水50
第二节清水加饭团,酿成法西斯62
第三节腾空而起的黑翅67
第三章岩浆
蒋介石不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也不是共产国际钦定的领导者。共产国际让蒋介石作报告,却给发讣告。蒋介石办杂志,办报纸,皆由笔杆到枪杆。蒋介石以黄埔起家,以井冈山起家。通过枪杆子认识了蒋介石。蒋介石也通过枪杆子认识了。
第一节领袖·思想·意志74
第二节谁人发现蒋介石79
第三节笔杆子,枪杆子96
第四章“围剿”
把舵的船,是一艘既勇猛奋进又剧烈摇摆的船。被称为“蒋何”的蒋军与被称为“朱毛”的红军在红色根据地迎面相撞,皆是战将如云。建议碉堡政策围困“朱毛”的并非德国顾问,而是朱德云南讲武堂丙班二队的同学金汉鼎。
第一节惊醒了蒋介石110
第二节战场与战将(一)122
第三节战场与战将(二)139
第四节外国的月亮圆(一)175
第五节碉堡——典型的中国特色184
第五章崛起
中国是一块肥肉。为了吞下这块肥肉,昭和军阀的皮靴连续踏过三位首相。田中义一参加甲午战争时,河本大作还在穿开裆裤。张作霖爱国家,但更爱张家。吞下万斛泪水的石原流出鳄鱼的眼泪。即使政府首相,也只是军队的司务长。
第一节来自海军中尉的刺杀190
第二节大和民族的血祭195
第三节流泪更疯狂206
第六章陷落
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也要打假。由于博古的苦衷,李德扮演起现代钟馗。第五次“围剿”蒋介石三遇其险,最伤心处是打碎了毛福梅的腌菜坛。一个前共产党员攻占红都瑞金。出发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最深重的苦难,也是最耀眼的辉煌。
第一节外国的月亮圆(二)218
第二节彭德怀·蔡廷锴·宋美龄239
第三节突围——是苦难也是辉煌251
第四节嬗变(一)266
第七章突破
白崇禧、陈济棠皆对红军行动了若指掌。对李汉魂微妙不言的指责,尽在“保境安民”四个字。杨永泰提出的方向别说蒋介石,连红军自己也未意识到。掩盖了48年的隐秘,仍在《难忘的岁月》中维持岁月的尘封。
第一节国民党不缺智商274
第二节“朱毛确在军中”283
第三节狭路相逢288
第八章湘江,湘江
认为“有匪有我,无匪无我”的白崇禧,突然开放全、灌、兴铁三角,红二师却痛失宝贵战机。向来披坚执锐的红一军团,对自己战斗能力还能支撑多久产生动摇。湘军悍将李觉却至死不承认抄了的军团部。
第一节“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还更甚”308
第二节就蒙一个蒋介石313
第三节枪林弹雨中的一军团320
第四节蒋介石仰天长叹:“这真是外国的军队了!”329
第五节军人与政治334
第九章烈火真金
造就大英雄的时代,即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诚,就有多少寡廉鲜耻的叛卖。将领与将领的思想交锋中,王耀武不是胜者。陈毅向真理低头,却从不向困难低头。孔荷宠没有龚楚幸运,却幸运地早早结束了吞噬灵魂的痛苦。
第一节嬗变(二)342
第二节残兵·火种351
第三节风火来去一陈毅360
第四节万劫也复368
第十章瞩目大西南
蒋介石首次进军大西南。川军刘湘、黔军王家烈、滇军龙云,皆是收拾对象。遵义会议人事变动在黄平橘林商定。张闻天心中的“钦公塘”。不是先知先觉,却以优选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红军作战讲究出敌不意,入川行动却落入刘湘意料之中。
第一节一石数鸟372
第二节量变,质变377
第三节中国出了386
第四节薛岳苦了王家烈391
第五节刘文彩,刘文辉,刘湘399
第十一章苦难辉煌
一生四次败仗,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后又差点丢掉前敌总指挥职务。吴奇伟穷追红军一路,1949年10月1日却立于开国大典的观礼台。红军战略决策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第一节从来就没有救世主408
第二节火中凤凰417
第三节鲁班场,周浑元427
第四节赤水不是逍遥津438
第五节入滇,危局中的大智大勇445
第十二章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长征期间,急过两次,蒋介石兴奋过三次。各军团都在创造急行军速度的纪录,连李德都走着走着睡着了。刘伯承的六只小船,让全军渡过金沙江。会理会议的裂痕,一直延续到1959年庐山会议。背挎马刀、腰缠手榴弹、攀援铁索的勇士,成为一尊永恒的青铜雕像。
第一节滔滔金沙江,军神刘伯承456
第二节会理裂痕:无法回避462
第三节永恒的青铜像477
第十三章阴间多云
蒋介石想打苏联牌,苏联也想打蒋介石的牌。蔡元培一边说抗日一边老泪纵横,眼泪滴到汤盘里。红军穿插于赤水河之际,“东方劳伦斯”走遍大半个中国。“三羽乌”是弃物,刺客就不是了吗?被蒋介石也被个人野心涮惨了的张学良,灼热的灵魂已成滚烫的岩浆。
第一节暗流490
第二节残阳如血505
第三节开裂的坚冰511
第十四章福兮祸所伏
工农红军战史中最兴奋的会师,却演化为最严重的分裂。一生中,三个9月9日深深嵌入生命。阎锡山的讲话成了陕北有块根据地的通知。陕北根据地也搞起了肃反。历史最无情,历史也最有情。徐海东、刘志丹都对中国革命立下大功。
第一节“是个实力派”520
第二节的三个九月九533
第三节山丹丹花开545
第十五章历史与个人
降日与抗日,皆在一念之间。只会唱《大刀进行曲》,还不能明白那段历史。被蒋介石通缉,又被通缉。连陈昌浩都发生动摇,铁锤还能成其为铁锤么?秘密谈判破裂,蒋介石要“围剿”到底。但历史的决心从来不属于个人。第一节踌躇分水岭564
第三节一句顶一万句579
第三节个人决心中的历史,历史决心中的个人597
第十六章狂飙歌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在世界东方,不知多少人因中国而失掉名誉,又因中国而恢复名誉。“盖棺论定”讲一个人生命的完结,却不能讲一段历史完结。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常说殊途同归,殊途永远无法同归。
无终结的历史。
无终结即是一切的终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参考书目
摘要
历史不论多么精彩纷呈、多么惊心动魄,当活动于其中的那些鲜活的生命逐渐消失之后,也就逐渐变成了书架上一排又一排积满灰尘的故纸。 静悄悄的图书馆内,靠角落那个书架上,有本如秋叶般枯黄脆裂的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重庆初版。翻到第195页,见一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2日的日记: ……凌晨五时半,床上运动毕,正在披衣,忽闻行辕大门前有枪声,立命侍卫往视,未归报,而第二枪发;再遣第二人往探,此后枪声连续不止…… 颇像一部拙劣惊险小说的开头。可以想见,当年写到这里,作者握笔的手定在不住颤抖。 接着往下写: ……出登后山,经飞虹桥至东侧后门,门扃,仓促不得钥,乃越墙而出。此墙离地仅丈许,不难跨越;但墙外下临深沟,昏暗中不觉失足,着地后疼痛不能行。约三分钟后,勉强起行,不数十步,至一小庙,有卫兵守住,扶掖以登。此山东隅并无山径,而西行恐遇叛兵,故仍向东行进,山巅陡绝,攀援摸索而上…… 竟然连“离地丈许”的高墙也认为“不难跨越”,上墙之后未及细看又飞身纵下而跌入深沟,出逃之狼狈仓皇与求生之急切鲁莽,浑然一体。 难以想象,这个越墙攀山身手不凡之人已年逾五十。 他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所记之事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史称“西安事变”。 事变第二天上午,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审蒋、除蒋。当天中午,、周恩来致张学良电,14日红军将领致张学良、杨虎城电,15日红军将领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都是这个态度。 事变第三天,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他们认为张学良是日本特务,事变乃日本阴谋所主使。 日本政府则认为莫斯科同张学良达成了“攻防同盟”,张学良是苏俄工具。苏俄才是事变真正的后台。东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中国中央政府如在抗日容共的条件下与张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 南京方面,何应钦调兵遣将要动武,宋美龄穿针引线欲求和,戴季陶摔椅拍桌、大哭大叫,连平日颇为持重的居正也用变调的嗓音呼喊:“到了今日还不讨伐张、杨,难道我们都是饭桶吗?!” 量变堆积历史,质变分割历史。人们能够轻松觉出每日每时不息不止的量变,却不易觉出行将到来或已经来到的质变。 1936年12月12日,当中国政治包含的量变已经足够时,所有各方便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猝不及防地推到了前台。 历史来到十字路口。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苏联和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都在既谨慎又顽强,既坚定又游移地探索自己真正的位置,表白着自己的立场,又修改着自己的立场。表白的同时又在修改,修改的同时又在表白。 在华清池跌伤了腰腿的蒋委员长,更是一瘸一拐来到十字路口。 事变大起大落,他也大起大落。先不屈不挠翻墙越院求生,后不管不顾躺在床上寻死;先当着张学良的面,明骂其受赤党指使,后又当着周恩来的面,暗示想念在苏联加入了赤党的儿子。 委员长方寸大乱。他连衣帽都未穿戴整齐,沉重的历史帷幕便落下了。只容他将终生最为心痛的一句话,留在那页干枯得几乎要碎裂的纸张上: 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多一月内)可竟全功者,竟坐此变几全隳于一旦。 和共产党苦斗八年,最后就差了两个星期。八年共2920天。两个星期为14天。八年与两个星期之比,为1000∶4.7。所谓差之毫厘,便失之了千里。 他把这句话一直默念到1975年4月5日清明节。 该日深夜11时50分,他在台北市郊草山脚下的士林官邸内病逝。 共产党人终剿不灭,是其终生不解之谜。 生命不在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庆版的日记也化为纸灰,谜底却仍旧留在那里。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