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人之间 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

神人之间 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

  • 字数: 2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 作者: 王卓珲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42366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部《神人之间》的风格有点像汤姆·霍兰(不是那个蜘蛛人)的作品,是基于古籍本身(塔西佗、苏埃托尼乌斯等)的叙述史,基本上不引入当代的研究。罗马帝国皇位传承的故事,本身就足够精彩,现在得到了一次精彩纷呈的重述,更是如虎添翼。全书从奥古斯都讲到康茂德,令人觉得很不过瘾,希望王卓珲老师能把罗马皇帝的故事继续讲下去!——知名译者 陆大鹏
内容简介
本书将视角落在了罗马帝国的早期,也就是罗马黄金时代的皇帝们身上。这些大权在握的皇帝们性格迥异,政治追求以及生活爱好各不相同,他们的“成神”之路也大相径庭。不过正是由于这些或感人、或可笑、或荒诞、或可敬的奥古斯都,才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罗马帝国,铸造了两百年的黄金时代。那么这些皇帝将如何左右帝国的未来?他们在皇权扩张的路上又能走多远?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近奥古斯都们的“成神之路”,重新审视和评估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作者简介
王卓珲,芝加哥大学古典学硕士,现于耶鲁大学攻读古典历史博士。其研究方向为罗马共和国晚期至罗马帝国时期的行省制度与地方货币政策。国家古典学荣誉协会EtaSigmaPhi成员。曽为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专栏撰文,著有《人情社会与庇护制度:罗马的立国根基》《庇护制度:罗马共和国中前期的“防御性”扩张》《银币登场:第二次布匿战争与罗马经济体制的转型》《古罗马钱币:信用货币在西方世界的诞生》等文。
目录
第一章分崩离析的罗马共和国
第二章屋大维:第一位奥古斯都
第三章提比略:皇权如枷锁
第四章盖乌斯“卡利古拉”:喋血街头的荒诞暴君
第五章克劳狄乌斯:残疾人的封神之路
第六章尼禄:艺术家皇帝
第七章加尔巴:昏着频频的老贵族
第八章维特里乌斯:贪吃无罪,怀璧其罪
第九章韦帕芗:税务员变皇帝
第十章提图斯:昙花一现的明君
第十一章图密善:皇权即神权
第十二章涅尔瓦:温文尔雅的年迈弱主
第十三章图拉真:戎马一生的“很好元首”
第十四章哈德良:云游四方的守业皇帝
第十五章安敦尼·庇护:不识甲兵的贤君
第十六章马可·奥勒留:哲学家皇帝
第十七章康茂德:放权又自大的角斗士皇帝
第十八章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分崩离析的罗马共和国 王治与共和 罗马城始于台伯河岸东边的一座小城。相传埃涅阿斯带领特洛伊难民四处游荡,受尽苦难后最终到达意大利半岛。埃涅阿斯在台伯河西南部几十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名为阿尔巴隆伽(Alba Longa)的城市。这座城与后来的罗马城相隔不到百里。罗马城的创始人,罗慕路斯与雷慕斯便是埃涅阿斯的后人,他们被逐出阿尔巴隆伽(Alba Longa)之后,于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城。 埃涅阿斯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台伯河岸边的这座小城却成了西方古典史中最耀眼的辉煌。罗马人最开始时如希腊诸城邦一样,由国王统治,故称此时期为罗马王政时代。看似国王制度与希腊城邦十分相似,但是其性质却截然不同。 罗马的国王既不能传位,又不能独断专行。再专制的国王,也必须要通过元老院才能实施政策。罗马人也坚决不许家族王朝的存在。如果国王逝世,那么将由元老院选举其中的一名成员成为新的国王。这一制度也成了罗马王治的独有特色。 尽管国王由元老院选举,但在经历了两百年的王治政权后,罗马人终于还是无法忍受王治下权力的高度集中。他们于公元前509年推翻国王,建立了以元老院为首的共和政府,史称罗马共和国。值得寻味的是,致使罗马人建立共和的原因并非像中国改朝换代时的那样凄惨。既没有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亦没有外戚当权或是异族入侵。让罗马人对王权忍无可忍的原因是国王之子侵犯了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妻子不堪受辱,含泪自杀。这件事激起了所有贵族与平民的愤怒,他们誓死抵制王权。在将国王残党驱逐出罗马之后,他们也歃血立誓,罗马永不容国王。 共和国建立之初,虽然历经王治的两百年耕耘,依然只是一个台伯河岸边上的小城。不同于王政时代的是,共和国早期,罗马人根据王政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政治上,代替王治的元老院贵族与新建立的平民议事会形成制衡,平民与贵族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社会上,基于“责任”(Pietas),“纪律”(Disciplina),“信用”(Fides)与“严肃”(Gravitas)等传统价值观,诞生了庇护制度。 庇护制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契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情世故。与中国传统的“欠人情”“还人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形式上十分相似,但性质上却略有不同。如果说中国的人情味是不成文的规矩,那么罗马的人情则是牢牢锁住每个人的社会法则。在罗马,欠下的人情是必须要还的,这既是责任亦是义务。而人情这一行为,也被罗马人沿用到了制度、政治与外交上,给予人情的一方也被称为“庇护人”,而欠人情的一方则为“被庇护人”。父亲为家庭提供收入,所以父亲是家族的庇护人。贵族替平民打仗,为平民申诉,所以贵族是平民的庇护人。罗马为其他国家提供军事援助,所以罗马是其他国家的庇护人。 也正是因为这种庇护制度,共和国政府有着十分稳定的社会结构,并且开始在今后的四百年间快速扩张。公元前343至公元前290年,三次萨莫奈战争让罗马成为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庇护国。公元前264至公元前215年,前两次布匿战争让罗马成为西地中海的庇护国并且建立行省制度。而后的两次伊利里亚战争与四次马其顿战争更是一举让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军事霸主。 这些新占领的土地为罗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共和国得以用行省的税收来加大军队的数量与规模,军事霸主的地位也在不断稳固。但是在带来收入的同时,不断增加的土地与日渐庞大的军队,让单一的行政制度倍感吃力。这一时期的罗马军队,由拥有土地的罗马公民组成,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然而常年的征战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无人耕种,便给了意大利本土的贵族可乘之机。贵族们开始大面积收购出征在外士兵们的土地,中饱私囊。这也直接导致了数以万计的退伍军人无家可归。行省数量的增加又直接滋生了议员们的腐败与分裂。这时的共和国真正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平民哀鸿遍野,贵族互相残杀。而这一切,都可以从一位替平民着想的保民官讲起。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