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沟通陷阱 如何识别沟通陷阱并实现职场跃迁

沟通陷阱 如何识别沟通陷阱并实现职场跃迁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 作者: 南勇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42335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南勇是国内知名管理专家、管理类畅销书作家,对企业管理和职场沟通有独特的见解。 2.从属性、认知、思维、做人4个方面提出24个避坑技巧,列出42个真实场景,直击痛点,实操性强。 3.语言轻松活泼,通俗接地气,非常符合国人的使用情境。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教人们识别并规避职场沟通陷阱的书。从职场沟通的属性陷阱、认知陷阱、思维陷阱和“做人”陷阱这四大方面为读者指出职场沟通中的24个致命陷阱,并给出相应的避坑方法。结合丰富的本土案例,还原真实的沟通场景,辅以实操性强的方法技巧,帮助读者全方位提升情商、规避陷阱、搞好人际关系,从而制胜职场。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职场沟通的属性陷阱:是否存在真正理性的沟通
第一节 沟通即暴力:沟通的非愉快本质
陷阱1:沟通可以是平和的、冷静的。
第二节 沟通的秘诀就是“消灭沟通”
陷阱2:正因为沟通不易,所以才要拼命沟通。
第三节 共赢与共鸣:如何消灭沟通
陷阱3: 妥协和牺牲是沟通的不二法门。
第四节 走出困境:如何修复职场中的人际关系
陷阱4:职场中所有人必须平等,处境必须相同。
第五节 暴力陷阱:善待暴力
陷阱5:暴力就是暴力,不存在是否“善待”的问题。
第二章 职场沟通的认知陷阱:哪些认知有错误
第一节 潜台词陷阱
陷阱1:你以为他想听意见,其实那只是“场面话”。
第二节 原则陷阱
陷阱2:你以为你是讲原则,其实你只是情商低。
第三节 真诚陷阱
陷阱3:你以为自己很真诚,其实你只是太幼稚。
第四节 身份陷阱
陷阱4:你以为别人说的话你也能说,其实你没弄明白自己的“身份”。
第五节 “拒绝”陷阱
陷阱5:你以为“不擅拒绝”是软弱或善意的表现,其实你是被套路了。
第六节 共情陷阱
陷阱6:你以为他想听道理,其实道理他比你懂。
第七节 人设陷阱和博弈陷阱
陷阱7:你以为你在塑造同事对你的认知,其实同事早已把你移出“朋友圈”;你以为你胜了博弈,其实却输了整个职场。
第三章 职场沟通的思维陷阱:为什么逆向思维很重要
第一节 示弱与示强
陷阱1:强者不可示弱,弱者不可示强。
第二节 良药何须苦口,忠臣何必“口臭”
陷阱2:越是难听的话,越是为对方好。
第三节 逆向沟通——搞定自己的上司!
陷阱3:越会拍马屁,领导越喜欢。
第四节 谦卑陷阱
陷阱4:只要谦虚、低调,善于换位思考,就能畅行于职场。
第五节 人际沟通中的“尊严陷阱”
陷阱5:越重视自己的尊严,别人也会越尊重你。
第四章 职场沟通的“做人”陷阱:人际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第一节 职场中的“伪善”与“做人”
陷阱1:只要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就应该勇敢地表达出来。
第二节 你要装傻!
陷阱2:职场中越聪明的人越吃得开。
第三节 对事不对人!
陷阱3:我这样对你,是为你好。
第四节 说好话与说坏话
陷阱4:好话当面说,坏话背后说。
第五节 “坏话”不坏
陷阱5:背地里说坏话的一定是“坏人”,至少人品有问题。
第六节 勿以敌意换敌意
陷阱6:职场中总有坏人想害我。
第七节 职场中的“特区”
陷阱7: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环境是单一且不可逆的,这是宿命。
摘要
     职场沟通有陷阱,职场人士要小心。 陷阱源于人际关系的摩擦。而洞察摩擦的本质,是解决一切摩擦、规避一切陷阱的根本前提。 职场沟通中的人际摩擦大多是善意的,恶意摩擦的概率极低。换言之,职场并不像许多人想象得那般险恶,到处都是套路,满眼皆是坏人,以致令人绝望窒息,多待一秒都会浑身刺痒、坐立不安。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职场中还会有如此之多的人际摩擦和沟通陷阱呢? 简单,正因为职场中人大多心地善良、心底无邪,而且重点在于,他们对自身的这种人格品质特别自信、异常坚持,所以才常常会在无意中伤到他人。 举个例子。许多职场中人都喜欢以“耿直”“直率”自居。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善良无欺的表现,是一种诚实待人的态度,因此便觉得自己的这种特质必然会被他人接受乃至喜欢。殊不知,恰恰相反,也许正是这一“优秀”品质才令其在不经意间把所有同事得罪了个遍,让他成为职场中一个令人头疼的存在、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所以,人际摩擦的本质在于:以己度人。以自己的感受判断他人的感受,甚至接近不顾他人的感受,只管自己的感受。总之就是,不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没有共情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任何所谓的“耿直”与“直率”其实都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自私表现。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价值观而肆意侵犯他人价值乃至人格尊严的一种行为,因此是自欺欺人的举动。 可见,解决人际摩擦专享的办法只能是培养情商,换位思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情商的培养,则不可能有换位思考的动机与能力;反之,没有意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也不会激起培养情商的兴趣与动机。 有人可能会发表不同意见:你这种说法也太特别了。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凭什么光要求我换位思考,照顾别人的感受?他们怎么就不能也换位思考一下,照顾照顾我的感受呢? 这是个好问题。但能够提出这种问题的人,本身已经掉入某种人际摩擦引发的沟通陷阱。具体地说,就是把“照顾他人感受”与“照顾自身感受”对立起来了,好像两者只可以择一而立。其实不然,两者接近可以并行不悖,接近没必要厚此薄彼。换言之,换位思考并不意味着某一方必须忍气吞声,抑或牺牲妥协,双赢的可能性永远不应该从一开始便被否定或无视。 总之,只要你能洞察人性、培养情商,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达到“双赢”其实也不难,接近没必要那么悲观。 而这方面,本书的内容也许会对你小有助益。 再来说说恶意摩擦。 不可否认,尽管是小概率事件,职场沟通中的某些套路与陷阱也有可能是恶意的。某些人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为了成心挑起与你的人际摩擦,以便将你置于不利境地。 不过也正因如此,洞悉人性、提升情商、锻炼智商与技巧,依然是解决问题、规避摩擦与陷阱的专享出路。 值得庆幸的是,职场中的利益纠葛往往极为纷繁复杂,可供你使用的筹码与手段可谓无穷无尽,而你需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调整心态,别嫌麻烦。将这种职场中的人际摩擦视为一盘棋,好好地磨炼一番自身的棋艺。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要心态端正、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节奏适宜,成为职场沟通达人的那一天,一定不会太远。 第二章 职场沟通的认知陷阱:哪些认知有错误 第一节潜台词陷阱 陷阱1:你以为他想听意见,其实那只是“场面话”。 小李辞职了。得知这个消息,我们都有些吃惊。要知道,小李可是他们老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外面“挖”过来的人才,是所有公司高层心中的红人,而且进公司的时间也不长,才几个月而已。 没承想,居然就辞职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缘由:原来,小李跳槽到这家新公司之后,包括老板在内,所有公司高层都希望他能“多提宝贵意见,助力公司发展”;而血气方刚的小李也没见外,果然就是整天“找不足”“提意见”。当然,这是往好听里说,往难听里说,就是天天给公司以及公司里的各色人等“挑刺儿”“找碴儿”。他本以为自己的行为是负责任,“心系所托”“不负众望”,没承想却把公司里的人得罪了个干净,让自己的职场生涯举步维艰。最终所有的压力与不满反而落到自己头上,令其不堪重负,只能被淘汰出局。 他感到很委屈,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没有弄明白职场里的“潜台词”。读不懂潜台词,你在职场中就很难混下去。 不妨解构一下“提意见”这三个字。 无非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对方真想听你的“意见”。其二,对方只是虚晃一枪,本意则是希望听到你的夸奖。其三,对方只是客气一下,并不想从你这儿听到任何“意见”。显然,后两种情况与“潜台词”关系最深,即便是第一种情况,也与“潜台词”有莫大的关系。 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几种情况。假设你是一位有名画家,刚完成了一幅让自己格外满意的作品。这时,一个邻居来串门,看到了这幅画。一般情况下,你会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