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富论 少儿彩绘版

国富论 少儿彩绘版

  • 字数: 14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 作者: 李晓鹏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48467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首度推出少儿彩绘版 ★ 《国富论》入选 “有史以来伟大的100本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推荐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 叶裕民作序推荐 ★ 殿堂级科学名著+权威学者讲解+精美手绘插图+超值珍藏
内容简介
关于本系列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是专为8-14岁青少年量身定制的一套系列经典书系,本书系拥抱经典,面向未来,遴选全球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著作,邀请各研究领域的很好级专家、学者、教授,参照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将其编写为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儿版,佐以数百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让这些启迪过万千读者的经典著作成为儿童走进经典的优质读本,帮助初涉人世的青少年奠定扎实的知识框架,开启广博的思想视野,帮助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发现兴趣,开启心智,怀抱梦想,从经典的原点出发,迈向广袤的人生。 关于本书 《国富论》原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由英国有名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写于1776年,出版后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并曾入选有史以来伟大的100本书书单,作者亚当•斯密因本书而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 为了让少年儿童能够深入了解亚当•斯密和《国富论》,本书作者李晓鹏博士以精湛深厚的学术功底,提炼《国富论》的思想精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亚当•斯密的生平故事,精准还原《国富论》的主要内容,要言不烦地简述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财富是什么?是金银财宝?是万贯家财?财富怎样被创造出来?该怎样分配?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聚集更多财富,变得越来越强大?……生动有趣的问题,充满悬念的讲述,幽默活泼的插图,作者将亚当•斯密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巧妙地转化为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喜欢阅读的内容。科学从未如此有趣,经典从未如此动人,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一起踏上经济学的奇妙旅程吧。
作者简介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Research Fellow)。主要著作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一书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文一评价为与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中国经济奇迹”的代表性著作。专业研究之外,李晓鹏博士还有《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和第二卷、《城市战略家》、《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他撰写的《学习改变命运》《中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法》《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等多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方法学专著也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
目录
致小读者1
第一部分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少年时代2
《国富论》诞生的思想背景6
亚当·斯密成为大学教授8
亚当·斯密的重要著作12
第二部分《国富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6
古代的人类文明16
欧洲的崛起20
重商主义的兴起23
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31
第三部分亚当·斯密和《国富论》34
第一章劳动分工的意义34
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34
一枚大头针的诞生34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效率的原因38
分工合作对人类进步的伟大意义39
人人都是劳动分工的参与者40
生产最简单的工具也需要无数种劳动41
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背后凝结的劳动41
福特式流水线作业42
第二章劳动分工形成的原因44
产品交易和社会分工44
公平贸易是人类社会的常态44
利益交换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46
利益交换比施舍更能促进社会发展47
人类天赋的不同促成了交易和分工48
劳动分工促进社会进步49
人的才能是天生的还是训练出来的?49
才能的差异是劳动分工的结果50
交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点51
第三章交易能广泛进行的原因52
运输成本与人类文明的发展52
交易范围越大,生产效率越提高53
市场交易的范围主要取决于交通成本53
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54
运输条件决定了世界经济版图56
最早的货币是如何产生的?58
可长期保存的中间物品60
各种奇怪的古代货币61
监狱里的特殊货币62
贵金属为什么成了通用的货币?63
法定货币是怎样产生的?65
英国货币的价值66
法定货币信用的维护66
政府的信用也不是那么可靠66
贬值的货币为何会继续流通?6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怎样产生的?68
《国富论》描述的社会经济系统71
社会财富从生产到流通的过程71
第四章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前进动力73
劳动是衡量产品价值的真正标准73
劳动是购买一切东西付出的初始价格74
用劳动量如何衡量财富?74
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75
第五章生产成本76
资本来源于劳动产品的积累76
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分化77
特殊的资本:土地77
“地租归公”的设想78
工资、利润和地租79
正确地区分三种收入80
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81
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律81
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关系83
钻石为什么比空气值钱?85
空气也可以比钻石贵85
劳动力工资的供求平衡规律86
劳动力工资会稳定在什么水平?87
不同行业的资本利润为什么差不多?87
为什么劳动者的工资存在差别88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明星?91
自由竞争的不合理政策91
第六章对欧洲各国经济政策的反思92
斯密反对阻碍自由竞争的政策92
斯密认为应由企业主决定谁被雇用92
破除不合理法规,让劳动者和资本自由流动93
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93
斯密提出的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94
斯密对英国、法国的自由贸易的分析96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97
自由竞争推动了社会进步98
铅笔的故事98
第七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99
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99
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101
《国富论》全书内容回顾107
《国富论》开创了新的时代110
第四部分《国富论》之后经济学的发展112
第一章并未解决的问题(1):货币112
纸币出现了112
纸币逐渐取代了金银货币113
新的货币问题出现了114
政府成了发行纸币的主体115
纸币成为“真正的货币”116
电子货币的时代来临117
什么是通货膨胀?117
通货膨胀的危害118
第二章并未解决的问题(2):环境120
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污染120
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外部性问题”是什么?121
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中发挥了作用123
第三章并未解决的问题(3):企业家精神与创新124
企业家的财富从哪里来?125
企业家才能包括了五个方面126
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127
普通人也可以从创新中获利128
结束语130
摘要
     第一章 亚当·斯密的少年时代 财富是什么?是金银财宝,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财富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应该怎样分配? 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聚集更多的财富,变得越来越强大? 这些问题,是我们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两百多年前,有一个人花了毕生的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写了一本书,震惊了整个世界,他也因此而名垂千古。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国富论))o瓦特和蒸汽机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过一句话:“《国富论》和蒸汽机毁灭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 汤因比讲的蒸汽机,是指英国人瓦特在1776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在工业上使用的蒸汽机。 蒸汽机是可以用煤来驱动的。在蒸汽机发明之前,人类用于生产制造的机器一般只能用人力、水力或者动物来驱动。蒸汽机的发明,让埋藏在地下的煤炭成为工业能源,一下子就把人类生产制造的能力提高了几十倍上百倍,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把人类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带人了以工业制造为主的社会。詹姆斯·瓦特也因此被誉为“工业革命之父”。不寻常的1776年 而《国富论》,则只不过是一本书,它有什么伟大之处,可以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提并论呢? 非常巧,《国富论》这本书也是在1776年出版的,跟蒸汽机的发明正好在同一年。 在1776年之前,人类文明已经存在了至少6000年之久,但是在这6000年里面,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都只能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层面,很少有什么进步。在1776年以后,社会生产能力才突然间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才有了我们今天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可以拥有比古代更长的寿命、更高的收入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促成这个伟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就像汤因比所说的,主要有两个——蒸汽机的发明和《国富论》的出版。蒸汽机在生产技术上带来了革命,打破了旧世界的生产方式;而《国富论》则在人文思想上带来了革命,打破了旧世界的社会组织方式。 伟大的转折点 怎样才能把经济生产的效率优选化?怎样才能让整个社会的人都能发挥他们优选的才能,参与财富的创造?斯密给出了答案:给予人们经济自由! 古代社会那种僵化、专制的组织形式在这本书里面被否定了,人类在经济生产中的自由和创造力得到了解放。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同时发生了革命,这两场革命合在一起,才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776年,也就成了人类从古代社会进入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 今天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和阅读一下这本改变世界的伟大著作——《国富论》。 平凡的亚当·斯密 《国富论》的作者跟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一样,也是一个英国人,他的名字叫亚当·斯密。 英国人的姓名,是姓氏在后边,名字在前面。亚当·斯密,也就是他姓斯密,名叫亚当。 他的名字来自西方神话故事里的一个故事:亚当和夏娃的传说。当时英国很多家庭生的男孩都起名字叫亚当。 斯密(Smith)在英文中是“劳动者、工匠”的意思。比如Blacksmith这个词里面的Black是黑色的意思,跟Smith拼在一起,意思就是“跟黑色物体打交道的工匠”,也就是铁匠的意思。因为铁粉是黑色的,铁匠们的手上、衣服上往往沾满铁粉,看上去一身黑。“黑色的工匠”就成了铁匠的代名词。 斯密后来的成就说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跟他是否有高贵的出身、是否有一个出众的或者吉利的名字没有关系,主要还是看他的努力。 可以说,亚当是当时英国最常见的名字,斯密是当时英国最常见的姓氏。整个英国叫亚当·斯密的人成千上万。我们这位《国富论》的作者斯密先生,他的父亲叫亚当·斯密,他的叔叔叫亚当·斯密,他的堂兄弟也叫亚当·斯密。 体弱多病的好学生 斯密于1723年6月5日出生在苏格兰的法夫郡,出生之前5个月,他的父亲——老亚当·斯密因病去世了。他是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 老亚当·斯密曾经当过苏格兰海关的管理员。这是一个薪水颇为丰厚的职位,他留下了不少遗产给斯密和他的妻子。斯密的母亲玛格丽特是当地一个大地主的女儿,家境也不错。斯密虽然还没出生就不幸失去了父亲,但成长的环境还是挺优越的,从小衣食无忧,没有吃过什么苦。专享的问题是一直体弱多病,这让他没有办法去跟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而是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过着一种规规矩矩的生活。 病弱的身体让斯密从小就习惯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要么自己读书,要么独自思考问题。在学校里面,他也以酷爱读书和超强的记忆力而著称,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好学生”。关于斯密的青少年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发生过,他就是一直老老实实地读书学习。 斯密就读的中学在他的故乡——苏格兰法夫郡优选的柯卡尔迪中学。由于刻苦好学,他在这样很好的中学成绩依然是优选的,特别是在古典文学和数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学毕业以后,他被苏格兰优选的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录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