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汉娜的重庆
字数: 35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德)傅安娜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4115581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8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讲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跨国婚姻家庭中的小女孩的成长,田园诗与悲歌交织的双重世界。● 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大轰炸前后的重庆这座城,以及让前德国外交官震撼与感动的重庆人。●与《城南旧事》相比,一个是古都夕阳里蟋蟀有韵味的吟唱,一个是陪读雾霭中纤夫和挑夫的号子;一个在平淡中但见生活的波澜,一个在波澜中见到生活的平淡。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自传式作品。作为当年德国驻华领事的女儿,作者见证并亲历了重庆从1942年到1952年的历史风云。该书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她在重庆的童年及少女阶段的生活。既有对城乡生活场景的描写,也有对两江三岸市容的刻画,还有对在渝外国人生活工作的多方叙述,也包括对她的父母的异国婚姻生活的记录,对她父亲在特殊的身份中挣扎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以白描的方式记录了日本大轰炸对重庆城区和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也颂扬了中国人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全书娓娓道来,语言温暖而有情怀,故事引人入胜,加上浓浓的怀旧情,读起来恍若梦回当年,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
作者简介
傅安娜 (Johanna Stahl),1937年生于重庆,1945-1949年在沙坪坝南开中学上学,1952年全家离开重庆,此后定居德国。本书是她用德语写作的自传体回忆录,德文版于2017年在德国出版。
目录
前言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有美丽花园的房子
彭家院子
父亲的讲述
佃农一家
我的秘密小世界
婚礼前
中式婚礼
欧式婚礼
上学了
初遇多洛丝
考试成绩不好的后果
到多洛丝家度寒假
城里的战争
侠女黄丽敏
弟弟出生
嫉妒
女疯子
葬礼
到多洛丝家过暑假
阿曼先生
雪人
第一次进城
在阿曼先生家
花生工厂
教会学校
离别
强盗来了
妈妈又把我打发出去
在苏三孃家
入学考试
南开中学
在家过寒假
和闵晓玲一起度暑假
父亲回家了
神秘的发现
别了,南开
一次严肃的谈话
卖盘子
免费的新学校
家里要办成一所学校
城乡之间
人民大会
糟糕的一天
最后一个外国人
重回花园房
和弟弟在城里
探望母亲
意外的来客
饥饿的日子
获救
再见闵晓玲
准备启程
1952年秋天,长江上
过边境
逗留香港
海船上
后记
摘要
我的父亲 父亲的德语名叫瓦尔特傅瑞德里西(WalterFriedrich),中文名叫傅德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卖掉了他在布瑞斯劳(Breslau,今波兰境内西里西亚地区)的书店,前往西藏,在喜马拉雅山区组建了一支探险队。探险队都是年轻男子,有藏族人和汉人。通过一些熟人和关系,父亲虽然是外国人,也成功地领导那支探险队,在西藏工作了很多年。 因为想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父亲想学中文,希望寻找一名中文老师。探险队里有个来自成都的年轻人,是我母亲同父异母的弟弟。当时我母亲在成都的中学当老师,同时也兼那所中学的负责人。年轻人就把她介绍给父亲当中文老师,并把父亲带到成都,跟她见面。 当他们第一次见面,父亲就被母亲娇美的外貌、优雅的举止和温柔的声音迷住了。他恭恭敬敬地对她鞠躬,行吻手礼,托起她的手来轻吻了一下,用英语对她说:“很高兴认识你,彭小姐。” 母亲的脸红了,有点尴尬地回答说:“你好,傅先生。” 她的英文不如父亲的英文流畅,带有明显的中文口音。 父亲的中文学得很快。没过多久,他就能用中文跟人简单地交流。尽管这样,在他应该返回西藏的时候,他仍然觉得他的中文还不够好。因此他希望母亲能跟他一起去西藏,继续教他。但母亲当场用三条理由拒绝了:一、我是未婚女子,不能随便跟一个男人走;二、我不能轻易丢弃学校的工作,因为得之不易;三、我不想离开成都。 父亲听了,静静地站着,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服母亲。他低着头,表情痛苦。母亲注意到,他漂亮的蓝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欢乐和幽默诙谐,变得黯然忧伤。她突然感觉到,她喜欢这个彬彬有礼的德国人,也舍不得让他离她远走。她的心开始狂跳,突然不假思索就冲口而出:“除非跟你结婚,那样我才可以跟你走。” 说出这句话后,她自己也吓坏了,羞愧地低下头,感觉脸颊烫得厉害。 两个人都像被突如其来的闪电击中,相对站着,一动不动。他们深深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同时感觉到爱情的魔力和幸福的眩晕。父亲其实在第一眼看见母亲时,就喜欢上了她。但他没有勇气向她表达,因为害怕遭到拒绝。此时他突然有了勇气,上前一步抱住她,亲吻她的脸。他一边吻她一边低语:“这句话我等了很久。太好了,能够听到它从你的嘴里说出来,我太幸福了。” 母亲却突然挣脱他的拥抱,解释说:“也许有点小误会。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结婚,我会很乐意跟你走。但不一定要去西藏,我更愿意跟你生活在成都。这里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生活安稳,居民们敦厚宽和,还是中国有名的文化古城,比西藏更适合安居乐业。”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低着头,想了想,说:“好吧,为了你,我愿意放弃西藏的探险事业,留在成都。” 母亲兴奋地一把抓住他的手,然后又向他充满感激地鞠了一躬。 父亲就这样放弃了他的西藏探险,于1935年6月7日在成都跟母亲登记结婚,从此在成都定居下来。他把在探险期间用于从事科研的珍稀发现,推荐给各国的博物馆,获得了经济上的巨额收入。母亲继续在学校工作,继续教父亲学中文。父亲有很好的语言天赋,除了母语德语,他的法语和英语也很好,另外他还懂拉丁语。通过母亲,他很快又掌握了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一天,一个名叫辛肯(Schenk)的德国记者来到成都。他为德国情报局工作,想对成都的政治局势进行报道。在成都的德国领事馆里,他邂逅了父亲,并告诉父亲,驻重庆的德国大使馆急需一名会中文的工作人员。父亲投去了求职申请,被录取了。不久他就带着母亲迁往重庆。 一年后,我在重庆出生了。 1938年底,中日战争进入白热化。为躲避日机空袭,父亲在重庆郊外的乡下租了房子,我们从城里搬到农村。一直到战争结束,父亲都负责德国大使馆的工作,即使在使馆正式关闭之后,他仍然取得德国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将使馆工作转入地下,并继续负责,一方面为在重庆的德国公司和德国人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德国政府报道中国的形势。他的顶头上司是希姆莱,两人经常有电报联系。日本投降后,大约在1946年,美国人在上海开设了军事法庭,对仍然滞留中国的德国人进行了审判——也包括父亲。他被判了三年监禁。 父亲高大,魁梧,有一双世界上最仁慈漂亮的蓝眼睛。他的浅棕色头发总是光滑地梳向后面,小胡子下的嘴角常常挂着狡黠的微笑。在重庆的最初几年里,他衣着优雅,经常穿浅色衬衣或深色西装,有时还穿燕尾服,戴相配色系的领带和礼帽。拐杖、雪茄、公文包,是父亲出门的三件标配。他的皮鞋,即使罩有绑腿盖,也经常亲手擦得锃亮。他非常喜欢抽雪茄,但常常点燃后只吸几口,就放进烟缸,任由它自己慢慢燃烧直至熄灭。 在我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慈父,而且学识渊博。我对他怀有深深的爱意和敬佩,直到后来,政治环境让他变得自闭抑郁,郁郁寡欢,我们的父女关系才开始紧张起来。 由于日军对重庆的轰炸,父亲大多数时间都在城里,不能回家。他在使馆区有一套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