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写给世纪父母

写给世纪父母

  • 字数: 2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卢勤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572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写给世纪父母》系统介绍了怎样爱孩子,怎样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怎样帮助孩子开发潜力,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生动幽默的事例紧密结合,不但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书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和经典案例,很多家长一边读着卢勤的书一边改变教育观念,在改善教育方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者简介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总编辑,现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她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优选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卢勤的著作都很畅销,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曾荣获中宣部第六届、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卢勤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名牌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千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目录
第一章家庭教育面临什么——三大渴求
孩子渴求现代父母004
父母渴求现代家教007
社会渴求现代人才013
第二章孩子成长需要什么——五个需求
成长需要空间020
成长需要理想025
成长需要体验028
成长需要沟通032
成长需要肯定036
第三章父母该丢掉什么——不健康心态
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042
丢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046
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049
丢掉惧怕心找回保护心053
第四章给孩子留下什么——生命的礼物
妈妈的“存折”061
爸爸的体验064
不落的太阳068
无价的礼物072
富翁的新招075
……
摘要
     第一章 家庭教育面临什么——三大渴求 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代父母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 我自己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热度,是从我写的《写给年轻妈妈》一书的发行中体验到的。这本书三年内印刷46次,发行量达到213万册。1997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本书引出一股热潮——年轻父母渴望家教知识》。文章中说: ……很多家长连夜读完了这本书,含泪给作者和出版社写去了自己的感想。北京太平路小学学生家长赵燕华在信中说:“这本书写得太好了,许多章节催人泪下,它像一面镜子,鉴别出我做母亲经历中的对与错,它是开启年轻母亲们走进成功教子之门的一把钥匙。” 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写信或打电话告诉“知心姐姐”,他们的爸爸妈妈看了书后的确变了。一个同学说,他们年级最近进行了考试,由于题目有点偏,大多数同学没有考好。他们像往常一样做好了回家挨揍的准备,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个人挨打。他代表全体同学给“知心姐姐”鞠躬,谢谢“知心姐姐”改变了他们的父母。 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在社会上竞然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出版界甚至作者本人都始料不及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家长们渴望了解孩子。渴求家教知识。 这种渴望,并非“中国特色”,它也带有很强的国际性。 1997年12月的一天,一个名叫侯明的年轻女士来找我,她说,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考察了美国的家庭教育,撰写了一部书稿,希望由我来写序。 我对她说:“我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但写序优选请德高望重的人,我是一个普通人,从未写过序。” 侯明非常诚恳,我答应看了再说。看完书稿,让我惊讶的是,书中大量发生在美国家庭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不是书中的孩子叫“艾米”“卡特”“杰西卡”……我甚至忘记了这是一本介绍美国家庭教育的书。 孩子的成长始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他们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当时美国物质丰富的社会大环境无疑为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小家庭独居代替了大家庭相邻相伴的格局,孩子们与祖父母、亲戚的关系由朝夕相处转为节假日相逢,电视的出现阻碍了孩子与社会的更多接触,其结果是孩子增强了对小家庭的依赖,同时又失去了以往与大家庭直接相连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孩子的地位也有很大变化。往日贫困生活所加在孩子身上的责任与义务渐渐被淡化,多数孩子不必为家庭的温饱操心,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地转向孩子的未来,希望他们做好学生,将来有好出路,并不要求他们为家庭做什么贡献。社会经济的增长,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享受的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开始渐渐丧失以往因为能替家庭做贡献带来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取而代之的是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与孤独感。美国的父母终于觉醒,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并从各方面给予关心。 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到1995年,中国独生子女增至5400万,3.7亿个家庭中,有20%为独生子女家庭。这个现实,给今天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三个变化: 一、家长的心态变了 独生子女的专享性,使这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使这一代孩子中有不少人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二、孩子成长的环境变了 孩子的成长环境由“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心理在加大,同时孩子与成人的矛盾也在加大。 三、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 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中国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庭教育要跟上变化的时代,父母就要重新学习、重塑自己。于是,家庭教育呈现出三大渴求:孩子渴求现代父母,父母渴求现代家教,社会渴求现代人才。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