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党旗下成长 天津市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集

在党旗下成长 天津市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集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796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此书是天津市老干部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而联合天津支部生活社一同编写的。这些文章来自征文。从征文数量来看,老干部们参与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从入选的文章内容来看,更能让人感受到老干部们对党的热爱和歌颂。他们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比较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衷地赞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出版此书,能够褒奖老干部们的对党和国家的一份真情实感,同时也是教育后人的很好的素材。因此,此书很有实践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征文集。为热烈庆祝,充分展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炽热情怀,市委老干部局与市委支部生活社联合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在党旗下成长 最难忘的一件事”征文活动。本书即为此次征文活动的文章汇编。本书收集汇总了优秀征文作品,采取散文、随笔、诗歌等形式,通过一件件、一桩桩红色故事,回忆自己的战斗经历、入党故事、成长往事、学习感悟等,颂扬了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抒发了爱党爱国的真情实感。
目录
当年考大学那些事
两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难忘那年入党时
路在昨日也在今朝
女孩上学改变人生
岁月如歌 不改底色
党教育我成长
伴着祖国的富强成长
"听跑气儿"
想起师傅的话
忆修建首都第一条地铁
我的父亲
牢记父亲给我讲党课
迎接最可爱的人回国
《党章》收藏在心中
……
摘要
     当年考大学那些事 滨海新区 白鸿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一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我,也已年逾花甲。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说起难忘的事,何止一件两件啊!特别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那情那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说它是一件难忘的事,是因为四年的大学生活成为我人生观、价值观日益成熟的一个转折,更加坚定了我跟党走和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生的信念,所以每每回想起来依然久久不能忘怀。 说起高考,那是在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而做出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它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怀揣求学夙愿的青年,以无比高涨的热情纷纷投入高考的洪流之中。我便是其中的一员。 那年,我参加教育工作已有四年多的光景。作为一名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大势所趋。在家人和身边老教师的鼓励下,自己便和几位有着相同梦想的同仁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复习之中。可是参加高考,谈何容易。作为一名仅有中专文化水平的我,从未涉猎过高考科目,比如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诸多文化知识。再加上1977年高考的时间是在年底,从备考到参考仅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也一时让自己望而却步,但考虑到未来的从教生涯,当时的文化水平实在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还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当时学校为了方便我参加高考,还让其他老师接替了我的班主任工作。再加上当时所在的塘沽一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学校领导决定组织一批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负辅导任务。尽管自己的高考知识匮乏,但在老教师们耐心的辅导下,学习了大量从未学习过的知识。当时的辅导班也由最初的几十人猛增到几百人,一批闻讯而来的区内各行各业求学者也纷至沓来。由于教室已容纳不下,学校便将闲置的大礼堂腾了出来作为辅导场地。当时的环境和设备都不尽人意,然而挤满一百多人的礼堂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是站着听课,站着记笔记,那场景恐怕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紧张的复习,熬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我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高考成绩公布后,虽说按自己所考的分数已到相关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但由于脑子里尚有当时教师行业不是那么受人尊敬和认可的观念作祟,所以填报志愿时眼高手低,结果榜上无名。可看到有的同仁成绩还不如自己而拿到了入学通知书时,我心里倍感失落。 名落孙山的我虽说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后来得知转年还可以参加高考,一颗冷落的心又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加上这次考试要比上次考试的时间充裕了许多,我和其他几位落榜的同仁再次投入高考的准备之中。这年的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难度较往年有所增加,并且教育部规定,为了防止师资流失,凡是参考的教师从业者只能报考师范类院校。这也打消了我以往好高骛远的想法,塌下心来认真复习每一个考试科目。虽然如此,当再次走进考场时,心里依然没有把握。高考成绩出来后,自己的成绩竟然达到了全国重点师范类院校的分数线。我也顺利地被天津师范学院历史学系专业录取。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自己为就要成为一名当时被誉为“骄子”的大学生而倍感欣喜。踏入天津师范学院大门,坐在教室里环顾来自各地的同窗甚是感慨。在67位同学中,年长者33岁,最年轻的是仅18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我当年23岁,位居中间位置。这种环境让人产生一种群贤毕至、老少皆宜的感觉。这也是当年恢复高考后的一种特殊现象。 四年的大学时光,是我六十余年人生中最重要的专业文化学习阶段,也是我一生中读书学习精力最为充沛、最为集中的时期。当时授课的诸位讲师和教授也多年未曾见到如此求知若渴而发奋读书的学子,所以在教学中都倾尽心力,授业解惑,谆谆教诲。各位不同历史学段的任课老师授课各具特点,尽显所长,带领学子们探索中外历史的渊源。当时学院还邀请诸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更加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受益匪浅。 大学四年的学习,奠定了我此后三十多年工作、学习的基础,特别是经历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时期,看到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加坚定自己跟党走,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决心。毕业回到母校工作后,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我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怀揣着为共产党事业不断奋斗的理想认真工作。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