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全2册)
字数: 9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贾章旺
出版日期: 2012-01-01
商品条码: 9787503419744
版次: 3
开本: 16开
页数: 884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1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作者历时数载,遍阅典籍,勤奋著述,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记述了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深刻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丰富深刻内涵,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值得一读。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从韶山到长沙
一 韶山冲
二 湘乡和长沙
三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第二章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
一 初到北京
二 再到北京
三 上海小住
四 在湖南建立共产党
五 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六 受命之初
七 加入国民党
八 黄埔军校
九 在国民党内工作
十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十一 蒋介石
十二 北伐战争
十三 屠杀
十四 在武汉
第三章 井冈山
一 南昌起义
二 “八七会议
三 秋收起义
四 文家市和三湾
五 井冈山(一)
六 贺子珍
七 南昌起义失败
八 朱德和陈毅
九 井冈山(二)
十 井冈山(三)
十一彭德怀、“六大”决议
第四章 瑞金
一 赣南、闽西
二 “九月来信
三 “左”倾盲动主义
四 杨开慧烈士
五 第一次反“围剿”及富田事变
六 王明
七 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
八 顾顺章与向忠发
九 九一八
十 宁都起义
十一 周恩来
十二 第四次反“围剿
十三 “罗明路线
十四 第五次反“围剿
十五 孩子与英烈们
第五章 长征
一 湘江
二 通道与黎平
三 突破乌江
四 遵义会议
五 四渡赤水
六 金沙江
七 大渡河
八 过雪山
九 张国焘
十 陕北
下册
第六章 延安(上)
一 东征
二 红军会师
三 《红星照耀中国》
四 西安事变
五 西路军
六 七七事变
七 全国抗日
八 新四军
九 汪精卫
十 陈独秀与张国焘
十一 摩擦
十二 百团大战
十三 建设根据地
十四 家事
第七章 延安(下)
一 皖南事变
二 日本、德国的强弩之末/60l
三 中国共产党的开放与遗憾
四 党内整风与刘少奇
五 毛泽东思想与“七大
六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七 重庆谈判
八 国共决裂
九 转战陕北(一)
十 转战陕北(二)
第八章 西柏坡
一 西柏坡
二 济南战役
三 辽沈战役
四 淮海战役
五 平津战役
六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七 会见米高扬
八 接见傅作义
九 七届二中全会
第九章 开国
一 双清别墅
二 谈判
三 百万雄师过大江
四 宜将剩勇追穷寇(一)
五 国庆
六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从韶山到长沙
一 韶山冲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农历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太阳升起时分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湖南省素有“芙蓉国”之美称,自古是鱼米之乡,且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
湘潭县因靠近湘江而闻名。
韶山,音乐之山,位于湘潭县、湘乡县、宁乡县的交界处,方圆10来里,是个山清水秀的村子。“冲”则是湖南老百姓对山间小块平原的称呼。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时曾在此休息,并在其中的一座山峰上演奏过韶乐,故而得名。在这个南国风光的山冲里,住着毛、李、钟、周、邹、彭、庞等多姓人家,内中姓毛的居多。
早在公元14世纪中叶的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有一个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扔掉手中的锄头,拿起长矛,投奔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毛太华以百夫长的下级军官身份,随同大将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澜沧卫,并被留下治镇。他也像许多战友一样,娶了一位当地“蛮”女为妻,并先后生了8个儿子。后来,毛太华老了,请求告老还乡。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他偕妻子和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内迁。由于他戍边多年,立有军功,被朝廷分配到湖南省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居住,分得田产几十亩。数年后毛清一和毛清四举家迁移到了湘潭县的七都七甲,开种韶山的铁陂、乌塘、东塘等处,计田400亩。500年过去了,至毛泽东已是第20代了。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生于1870年10月15日(清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是独生子。他上过两年学,认识一些汉字,懂些算术。17岁,他开始理家。因为负债被迫外出在湘军里当了几年兵,长了不少见识,也积累了一些银钱。毛顺生精明能干,肯劳动,会节俭,又善于经营,他把家中节余下来的稻谷加工成白米,挑到附近的银田寺赶集出卖,再用碾碎的米糠喂猪出售。这样,他逐渐积攒了一笔钱,赎回了父亲毛翼臣典当出去的田产。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1867年2月12日(清同治六年正月初八)出生于距韶山冲20余里的湘乡县四都唐家士乇(后改为棠佳阁)的一个小康农民家庭。文家祖坟在韶山,每年清明节要到韶山扫墓,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文七妹的父亲文芝仪就将自己的女儿许给韶山毛家。文七妹13岁时同毛顺生订婚,18岁成亲。婚后一段时间,嫌毛家冷清,多住在娘家。先生下两个儿子,均夭亡,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后,格外疼爱,惟恐再夭折,就多方烧香拜佛,并开始吃“观音斋”。
唐家?的后山,有个龙潭坳,坳内有清泉水流出,四季不竭。坳口处矗立一块大石头,高2.8丈,宽2丈,石上建有小庙,人称观音庙,远近闻名。毛泽东出生不久,外婆和母亲就把他抱到石观音庙叩拜神灵,并寄名为石头。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人家就叫他“石三”。文七妹又让毛泽东认七舅母为干娘,认为七舅母儿女多,意在托福,容易成活。
后来,文七妹又生了四子毛泽民(又名毛泽铭,字咏莲、润莲,1896年4月3日出生)、五子毛泽覃(又名毛泽琳,字咏菊、润菊,1905年9月25日出生)。文七妹还生了两个女儿,但都早殇,就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乳名菊妹子,1905年10月出生,5岁时过继给毛顺生)。
文七妹是文盲,但自小勤奋、聪慧、性情温厚。她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养鸡喂猪,锄园种菜样样都干,她是家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事事都安排得有条有理。毛顺生家业发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亦得益于这位贤内助。
毛泽东,有他父亲那样健壮的身体,但那圆圆的脸庞、宽宽的前额、和善而充满智慧的眼睛都像母亲。有一年的新春佳节,刚满4岁的毛泽东穿上一身新衣服,戴着一顶红色的棉风帽到外婆家去做客。村里有一位白胡子阿公,喜欢和小孩子逗乐。这天,他看见许多小孩在禾坪上玩耍,老阿公装着很严厉的样子,板着脸,翘起胡子,对这群小孩子说:‘‘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玩耍?不准乱跑,要不我就割你们的耳朵。”小朋友们吓跑了,只有毛泽东未动。老阿公奇怪了,忙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割耳朵很疼的呀!”毛泽东反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老阿公还是不笑:“我喜欢呀!”毛泽东学着妈妈的口气说:“一个人要讲道理。老阿公你有道理,我的耳朵就让你割,你要没有道理,我就要割掉你的胡子。”说着,他笑眯眯地望着老阿公,并且主动解开风帽的扣子,把耳朵露在外面。老阿公亲热地把这个逗人喜欢的孩子搂在怀里,连声称赞。
毛顺生成了一个富农后,就用大部分时间做生意。家中雇了一个长工,并让妻子和孩子都下地。毛泽东从6岁起就开始学习田间劳动:插秧时,他提着小畚箕送秧苗;中耕时,他学习拔掉田里的杂草;割禾时,他跟在后面拾稻穗。还有一件主要的劳动,就是放牛。
在韶山冲,留传着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几则故事。
上屋场附近有十几个小伙伴,每人放一条牛,有时大家一贪玩,不是让牛跑到田里吃了禾苗和蔬菜,就是把牛拴起来让牛饿肚子。7岁的放牛娃毛泽东就将小朋友分成三组:一组放牛;一组到近边坡上割草(带回去让牛夜里吃);一组到稍远的山里采野果。完后,毛泽东把大家采回来的野果和割的茅草公平地分给每一个小朋友。这样,大家玩得既快活,又放好了牛。
一年秋天,晒谷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毛顺生一家也在晒谷坪上抢收稻谷,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把稻谷收了起来,但有一些稻谷被水冲走了。雨停了,毛泽东水淋淋地从别处跑来,父亲问他哪里去了,毛泽东回答说,帮邻居收谷去了。父亲听后十分生气:“自己的谷子流到沟里去了,你倒好,帮人家去收!”说着扬手就要打他。毛泽东站住不动,理直气壮地说:“人家是佃了别人的田,冲走一点也了不得。我们是自己的,比人家的又多,冲走一点也不要紧。”父亲冒火了:“你说不要紧,你还吃饭不吃饭?”毛泽东说:“好,我一顿少吃一口,总可以了吧!”父亲还在生气,母亲出来劝解,父亲才不做声了。
一天,父亲让毛泽东和弟弟去地里拾豆。弟弟调皮,选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拾,豆稀拾起来容易些,面积也宽些。毛泽东却选了一块豆子长得很密实的地方,老老实实地一颗一颗地拾……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