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 字数: 18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清]李渔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993360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畅销出版300年:17世纪当红传奇作家李渔毕生得意之作一部精心撰写的重头作品,倾李渔一生学识库存和生活积累而成。李渔57岁开始创作此书,花费6年,字字心血。内容厚实,力戒陈言、追求创新,世人争相阅读,广为流传,是他笔耕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因《闲情偶寄》一书,李渔在生前、身后受到时代肯定,得到世界青睐,以至今天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2当刻刻偷闲以行乐,教你在一年四季排遣忧虑关于富人贫人的颐养方法,一年四季,怎样排遣忧虑,节制性欲,饮馔调治,种花栽竹,用具器玩,等等,尤富人生智慧。充满新异,充满风趣,字里行间流露着幽默和智慧,是一部日常生活美学小百科。选取颐养、饮馔、种植、器玩中的绝妙之作,以闲情笔调写就,读来轻松愉快。3把生存过成诗,谈养生的艺术谈“行乐”以养生,从富贵谈到贫贱,从家庭谈到道途,以至春夏秋冬,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沐浴睡眠、坐卧行至……凡人们日常生活之处,无所不谈。谈“饮啜”以养生,适意而为,适性而为,爱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太饥勿饱,太饱勿饥,怒、哀、倦、闷时,先不要吃……都是养生常识。谈“节色欲”以养生,300年前的性科学通俗读本。亲切平易,便于实行,贴近生活,四时皆宜。生活即养生,养生无处不在。4教你怎样吃出品位,吃出情调笋: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瓜、茄、瓠、芋诸物,菜之结而为实者也。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增一簋菜,可省数合粮者,诸物是也。一事两用,何俭如之?贫家购此,同于籴粟。蒜则永禁弗食;葱虽弗食,然亦听作调和;韭则禁其终而不禁其始,芽之初发,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变也。蟹: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5配以“吴兴八俊”之首钱选传世名画,清丽典雅,赏心悦目6译文之美:译文由“当代中文的最上品”、知名小说作家彭剑斌翻译,饱含文学之美和诗歌之美。品读译文,读者可以在了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之时,领略译者极为出色的语言魅力。7“中国好看的书”获得者许天琪设计,全彩印刷,精美装帧精巧,精美,精致;小开本、易携带;打造迄今为止精美好看、独一无二的版本。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被誉为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典范。生活琐细、平常之物,在李渔的笔下,皆有大美。本书选取颐养部、饮馔部、种植部、器玩部、居室部中的绝妙佳作,堪称一部赏心乐事雅集。 生活是生存的偶得,是精神和心灵上的闲暇,愿你至情至性地活着,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中的无往不趣。
目录
第一章 颐养部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
夏季行乐之法
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
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
倦时闷时勿食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第二章 饮馔部



瓜 茄 瓠 芋 山药
葱 蒜 韭
饭 粥




第三章 种植部

玉兰
夹竹桃
水仙
鸡冠
蝴蝶花
第四章 器玩部
茶具
酒具
碗碟
笺简
第五章 居室部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甃地
洒扫
藏垢纳污
取景在借
原文及注释
摘要
     富人行乐之法 劝贵人行乐容易,劝富人行乐却难。为什么?钱财倒是行乐的资本,然而必定不能太多,多了反受其累。当年,华州百姓们替尧帝祈祷富有、长寿和多子多孙,尧说:“富了多是非。”百姓说:“你把钱都分了,不就无患了吗?”由此看来,不把多的钱分掉,即使是唐尧这样的圣人兼帝王,也难免受诸多是非所累,更何况那些既无圣人之德、亦无帝王之位的人呢?范蠡三次经商致富,又三次散尽千金,之所以一致富就必散千金,也是学尧帝防杜是非。现在,我要劝富人行乐,一定得先劝他们散财。而劝富人散财,势必比登天还难,所以劝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富人钱多,然后就会想着怎么让钱运转起来,因为只有运转才会产生可观的利润。可是不运转则已,一运转就满脑子只想着怎么经营好钱,每天苦心孤诣,坐立不安,累不堪言。再者,钱一多就有可能招来窃贼强盗,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必须严加防范。可是不防范则已,一防就把自己变成了惊弓之鸟,草木皆兵,那副恐惧战栗的样子,简直不忍直视。而且钱多还会招人妒忌。俗话说:“温饱之家,众怨所归。”所以富人就是成为众矢之的的那只出头鸟,整天担心被射死都来不及,哪还有什么心思去行乐? 太可怕了!看来钱真的不能太多啊,多了就会受累,而且不是一般的累。那难道富人行乐这事,一点都指望不上了吗?其实不然。尽管让富人散财不太现实,但让他们少敛财还是可行的。在家家户户都富足的时代,你想向别人施恩,别人还不一定领情;然而一旦遇上不好的年景,稍微帮穷人一把,就很容易被人感恩戴德。少收一点赋税,就能得到穷人的颂扬;略减几升租子,佃户便载歌载舞地感谢你。如果本金已经偿还,只是还拖欠着利息,看在债户穷困的份上,不妨一笔勾销,就像战国时期的冯谖那样烧毁债券,被传为佳话。如果自家富足而国库匮乏,那就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偶尔解囊相助,就像西汉的卜式那样捐出家产救国家于危难,从而赢得美名。如果富人们都这样,那不仅无损于他们的富裕,而且还会大大改善他们目前的处境,从此摆脱被人觊觎、被人妒恨的命运,这已经称得上是行乐了。他们的行乐,也和达官贵人的行乐一样,每天辛辛苦苦挣完了钱之后,大可不必再去寻找别的乐子,因为只要他宽租减息、急公仗义,穷人的欢颂就是好看的音乐,官府的褒奖就是优选的荣宠。没有比这更光荣的,没有比这更快乐的。至于声色犬马、寻花问柳、高堂大厦、担风握月的快乐,别人实现不了,只是因为没钱,而他们有的是钱,轻轻松松就能实现。所以你看,之前被认为是最难行乐的人,现在变成了最容易行乐的人。即使尧帝不死,范蠡还在,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他们能行之乐,我也能行,我怕他们干吗?只需要摆脱“富人最难行乐”这个念头的禁锢便可。 P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