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革命运动、跨域人物、社会图像:东南亚华人研究与视野

革命运动、跨域人物、社会图像:东南亚华人研究与视野

  • 字数: 2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新加坡)黄贤强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866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梳理南洋革命运动的历程,将和南洋革命志士在每个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影行论述,以期对辛亥革命时期及民国初年的南洋华人社会一步的理解,并通过华人会馆、学校、庙宇和报章等文化机构来分析东南亚华人社会。共分上中下三篇共12章,讲述和分析了与南洋的革命运动、跨地域人物及其跨领域活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文化图像等。后,讨论五四运动如何被报道和如何被定位,以及五四精神在,甚至在,如何被传承和重构,从而加深对五四运动的历史和记忆,以及对华人社会思潮的了解。
目录
导论
上编:孙中山与南洋的革命运动
第一章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南洋革命运动的历史脉络(1900—1925)
一、革命运动的发端(1900—1905)
二、革命思潮的源泉
三、革命运动的高潮(1906—1911)
四、政局多变的革命活动(1912—1925)
第二章南洋革命运动的模式与特色:以新加坡和槟城的革命机关为例
一、新加坡的三大革命机关
二、槟城的三大革命机关
三、革命机关问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书报社与南洋华人的革命运动策略
一、书报社是不是革命派的机构?
二、书报社是分帮组织还是跨帮群组织?
三、东南亚的“三合一”革命运动模式
第四章孙中山与南洋知识分子的交往与互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