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的品质

生命的品质

  • 字数: 2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周国平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21309985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周国平影响千万读者的心灵成长之书。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佳作典范,让你认识一个可爱、可恋的人生。 ★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撼动人心的人生哲理,影响和改变千万莘莘学子、文艺青年对人生的思考。 ★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多年的挚爱,让你在无奈和迷茫中找到安慰。 ★收录“作者的话”“自序”“修订版说明”,与作者面对面交谈。 ★平凡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品质就是好的。 ★在现象世界,我们的肉体受千百种外部因素的支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人。可是,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有尊严的方式活着。
内容简介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
作者的话001
序003
修订版说明005
第一辑生命的内在意义
内在生命的伟大002
让生命充满内在意义007
人生边上的智慧011
最合宜的位置017
少儿时代是我的良师019
我更愿意是我自己022
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反思028
诗意地栖居031
戏说欲望035
蓝色038
哭铁生040
第二辑爱智之旅
做自己的朋友044
与自己谈话的能力046
认识你自己048
性格就是命运050
多听少说052
宇宙公民054
谁是真正的爱国者056
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058
一无所需最像神060
哲学家与钱财062
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064
从容面对生死066
泰勒斯:一则关于哲学家的寓言068
第三辑为教育把脉
教育的七条箴言076
为中国今天的教育把脉083
守护人性087
神圣的好奇心090
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094
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099
用爱和智慧保护孩子106
恢复常识和记忆108
创造力的来源111
书中的育儿世界113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118
第四辑幸福的醒客
让经典成为通识122
幸福的醒客126
我的好书观130
真文学是非职业的132
文学新人:“这一个”,而不是“下一个”134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136
做学问与做人138
痛苦与文化140
文津图书奖感言144
讲坛文化的兴起146
第五辑我们心灵中的“第一推动”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152
儿童与哲学154
让百科全书走近我们的孩子157
恒星的孩子160
以西方科学传统为镜163
我们心灵中的“第一推动”166
你爱动物有几分169
第六辑时代的反思
无趣的时代174
再谈无趣的时代176
心平气和看于丹现象178
纠错媒体182
我就说葡萄是酸的184
中国农民的家在哪里187
人类远比禽兽残酷189
网络时代的反思191
纪实类刊物切忌侵权和造假194
中国今天最需要的是信仰和法治196
第七辑我们都是幸存者
我们都是幸存者204
震灾中的札记207
爱生命比爱国更根本213
保存大地震的真实历史217
爱国的平常心220
中国人的“比赛精神”223
不谈奥运226
第八辑小杂感一束
第九辑把心静下来
圆满的平安夜258
春节,把心静下来263
一曲有保留的赞歌269
资源八年半:寂寞而珍贵的岁月274
第十辑心灵的桥梁
真实,为人心架一座桥梁280
当生命遭遇政治283
本色做人,本色作文287
都市里的清泉290
永不消逝的童年293
小资也大器296
友谊照耀心路299
心的境界302
一个老朋友的祝贺305
书店是他的教堂308
保存原生态的历史310
闲情的分量313
诚实和超脱316
爱的五重奏320
哲学与艺术的对话321
不安和感激324
第十一辑宋人弦歌
序:唯美的欢娱328
闹灯331
问春334
叹花339
邀月341
悲秋344
伤别348
相思352
记梦356
醉酒358
咏史361
抒怀364
摘要
     内在生命的伟大 小时候,也许我也曾经像那些顽童一样,尾随一个盲人、一个瘸子、一个驼背、一个聋哑人,在他们的背后指指戳戳,嘲笑,起哄,甚至朝他们身上扔石子。如果我那样做过,现在我忏悔,请求他们的原谅。 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多么无知,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接近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现在,我当然知道,无论是先天的残疾,还是后天的残疾,这厄运没有落到我的头上,只是侥幸罢了。遗传,胚胎期的小小意外,人生任何年龄都可能突发的病变、车祸、地震,不可预测的飞来横祸,种种造成了残疾的似乎偶然的灾难原是必然会发生的,无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被选中。 被选中诚然是不幸,但是,暂时——或者,直到生命终结,那其实也是暂时——未被选中,又有什么可优越的?那个病灶长在他的眼睛里,不是长在我的眼睛里,他失明了,我仍能看见。那场地震发生在他的城市,不是发生在我的城市,他失去了双腿,我仍四肢齐全……我要为此感到骄傲吗?我多么浅薄啊! 上帝掷骰子,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都同样地无助。阅历和思考使我懂得了谦卑,懂得了天下一切残疾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造化的恶作剧中,他们是我的替身,他们就是我,他们在替我受苦,他们受苦就是我受苦。 我继续问自己:现在我不瞎不聋,肢体完整,就证明我不是残疾人了吗?我双眼深度近视,摘了眼镜寸步难行,不敢独自上街。在运动场上,我跑不快,跳不高,看着那些矫健的身姿,心中只能羡慕。置身于一帮能歌善舞的朋友中,我为我的身体的笨拙和歌喉的喑哑而自卑。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岂不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吗? 事实上,残疾与健全的界限是十分相对的。从出生那一天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就已经注定要走向衰老,会不断地受到损坏。由于环境的和生活方式的片面,我们的许多身体机能没有得到开发,其中有一些很可能已经萎缩。严格地说,世上没有绝对健全的人。有形的残缺仅是残疾的一种,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人皆患着无形的残疾,只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了而已。 人的肉体是一架机器,如同别的机器一样,它会发生故障,会磨损、折旧,并且终于报废。人的肉体是一团物质,如同别的物质一样,它由元素聚合而成,最后必定会因元素的分离而解体。人的肉体实在太脆弱了,它经受不住钢铁、石块、风暴、海啸的打击,火焰会把它烤焦,严寒会把它冻伤,看不见的小小的病菌和病毒也会置它于死地。 不错,我们有千奇百怪的养生秘方,有越来越优选的医疗技术,有超级补品、冬虫夏草、健身房、整容术,这一切都是用来维护肉体的。可是,纵然有这一切,我们仍无法防备种种会损毁肉体的突发灾难,仍不能逃避肉体的必然衰老和死亡。 我不得不承认,如果人的生命仅是肉体,则生命本身就有着根本的缺陷,它注定会在岁月的风雨中逐渐地或突然地缺损,使它的主人成为明显或不明显的残疾人。那么,生命抵御和战胜残疾的希望究竟何在? 此刻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系列高贵的残疾人形象。在西方,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大作家博尔赫斯,全身瘫痪的大科学家霍金,当然,还有又瞎又聋的永恒的少女海伦‘凯勒。在中国,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膑,到瞎子阿炳,以及坐着轮椅在文字之境中自由驰骋的史铁生。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是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