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明江山三百年
字数: 26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灵犀
出版日期: 2020-05-01
商品条码: 978755944746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明朝是一个封建高度集权,在国力上强弱相兼、科技上繁荣发达的朝代,其文官政治和君臣博弈等历史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和记取。本书旨在以简约精当的笔墨、不乏睿见的点评,为读者呈现延祚276年的大明风华。笔调风趣而严肃,深入而浅出,尊重历史而不盲从,在正史和传说之间寻找更为隐秘的落脚点,暗藏玄机。
作者简介
灵犀,80后,本名任佳英。 喜研历史文化,纵情金戈铁马,峥嵘岁月;钟爱古典文学,醉心红妆翠眉,锦瑟华年。 现已出版古典随笔集《且向花间留晚照》《君生我未生》;小说《堇色无恙芰荷香》。小说《崇质宫词》获得“2014年中国好故事”奖,《长安未歇》获得“2016年度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立项。
目录
序言回首阅明,正当风华
引子义军蜂起
第一章建制称帝——草根皇帝的逆袭史
第一节皇觉寺保命
第二节投身义军
第三节战无不胜的朱公子
第四节三条战略,高瞻远瞩
第五节平汉之战
第六节从吴王到明帝
【洪武三年封王录】
【洪武十一年封王录】
【洪武二十四年封王录】
第二章洪武新政——百废待兴,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一节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第二节复兴汉文化
第三节恢复社会生产
【洪武三年封臣录】
【洪武十年至洪武十二年封臣录】
第三章君主集权——除旧布新,乾纲独断
第一节空印案和郭桓案
第二节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
第三节三司分治,初揽大权
第四节废中书、罢丞相,提高六部地位
第五节《大明律》和《御制大诰》
【开中法和纲盐法】
第四章军兵并存——将不专军,军不私将
第一节“权不专于一司”的五军都督府
第二节京营和上直卫的亲军指挥使司
第三节卫所制和九边三卫
第四节逐渐定型的武举制度
【藩王和塞王】
第五章靖难之役——削藩不慎,满盘皆输
第一节朱标的死因
第二节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第三节废削五王,激化矛盾
第四节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第五节偷袭大宁前后
第六节从郑村坝之战到夺取济南
第七节难得的东昌大捷
第八节南下作战,成为最后的赢家
【明初诗文三大家】
第六章永乐盛世——励精图治的雄武之君
第一节削藩和边防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旁搜博采,汇聚群分”的永乐大典
第三节中央集权,“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
第四节五征蒙古与永乐大阅兵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第七章特务机关——三厂一卫,助长欺罔之风
第一节锦衣卫的兴衰史
第二节东厂势起,宦官也能干政
第三节西厂和内厂
【二十四衙门】
第八章两京制度——以北平为京师而己填之
第一节朱元璋眼中的西安
第二节彼书生之见,乌足达英雄之略哉
第三节拖延十年之久的工事
第四节用南京之财富,会西北之戎马
【南旺导汶】
第九章七下西洋——宣布纶音,播撒和平
第一节郑和其人
第二节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第三节凡事预则立
第四节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
第五节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马欢《纪行诗》】
第十章仁政之肇——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第一节不招待见的监国太子
第二节蹇夏三杨,治世能臣
第三节改组内阁,仁政自我而始
【明朝三大才子】
第十一章宣宗治国——促织天子创造的太平盛世
第一节文人皇帝的成长史
第二节更有后人知警也
第三节循吏清官,世所广誉
第四节休养生息,弭患于未萌
【明朝瓷器】
第十二章王振弄权——主少国疑,奸宦窃柄
第一节仁宣之治的缺憾
第二节司礼监有个“王先生”
第三节两面人的春天
【经筵】
第十三章土木之变——偶然的败仗,必然的败局
第一节“好人”惹出的祸事
第二节御驾亲征,并非百试百灵
第三节偶然的土木之变,必然的军事失败
第四节赶鸭子上架
【明长城】
第十四章南宫夺门——龙座之上无兄弟
第一节来吧!北京保卫战
第二节从茫茫草原,到寂寂南宫
第三节不被理解的人之常情
第四节夺门复位,只在朝夕
【天顺政治】
第十五章白银之国——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货币改革
第一节大明宝钞,天下通行
第二节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
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货币化
【叶宗留、邓茂七起义】
第十六章一团和气——恢恢有人君之度
第一节两度为储,经历坎坷
第二节宽严相济,力除前朝弊政
第三节“桃源”里的抗争
【皇庄】
第十七章弘治中兴——朝序清宁、民物康阜的时代
第一节任情恣肆,后人买单
第二节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
第三节“痴情”的代价
第四节白璧微瑕,不掩盛名
【传奉官】
第十八章大明会典——可以并唐虞、轶三代,而垂之无穷
第一节成书之由
第二节历代修纂情况
第三节周备细致的目录
第四节成书的研究价值
【前七子】
第十九章嬉游皇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第一节短兵相接,奸者胜
第二节皇帝都玩些什么
第三节“立天子”伏诛记
第四节关于应州大捷的争议
【团营兴废】
第二十章宗室叛乱——皇帝的宝座,谁都想坐一坐
第一节宗室人口爆炸的时代
第二节安化王叛乱
第三节朱宸濠的一个谋士
第四节宁王之乱
【四才子和明四家】
第二十一章礼议之争——刚愎多谋的“道士”,最难伺候
第一节革故鼎新,力除一切弊政
第二节巩固皇权,才是大礼议的本质
第三节可惜,打了一个死结
【九嫔】
第二十二章抗倭名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第一节“欲严海禁,以绝盗源”的朱纨
第二节昏官祭海与张经抗倭
第三节“俞龙戚虎”之俞大猷
第四节戚继光,名声最响的抗倭名将
【庚戌之变】
第二十三章群星闪耀——思想科技,熠熠生辉
第一节李时珍:《本草纲目》
第二节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第三节宋应星:《天工开物》
第四节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第五节李卓吾: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旗帜
【科技名人小录】
第二十四章竞争上岗——首辅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第一节淘汰掉礼仪权威的老资格
第二节老乡见老乡,比比谁更强
第三节要你的权,还要你的命
第四节扮猪吃虎的徐阶,不好惹
第五节斗得了徐阶,赢不了张居正
【历任内阁首辅】
第二十五章君臣否隔——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第一节难得一见的金三角
第二节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
第三节薄情贪财为哪般
第四节巩固中华疆土的万历三征
【八旗制度】
第二十六章纲纪陵夷——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
第一节文盲皇帝的一生
第二节癖爱木工,亦爱“名花”
第三节明末三大案
【王恭厂爆炸】
第二十七章明清之战——辽东战场起烽烟
第一节从抚顺之战,到萨尔浒之战
第二节败了开铁,丢了沈阳
第三节广宁陷落,熊廷弼惨遭弃市
【清言小品】
【《武备志》】
第二十八章党争之祸——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
第一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二节党争之祸由此始
第三节清算阉党,不能急
【三大名著和四大奇书】
【三言二拍】
第二十九章崇祯失国——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第一节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第二节“力捍危疆”的袁崇焕
第三节自毁长城,岂不惜哉
第四节缘何走向穷途末路
第五节甲申之难,永恒的痛
【复社】
【秦良玉】
第三十章南明日落——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
第一节第一个南明政权
第二节从福王朱由崧,到唐王朱聿键
第三节“正统”在永历,延平名千秋
【明朝戏曲】
【秦淮八艳】
【附录一】明朝中央官制简表
【附录二】配享太庙官员录
【附录三】五军都督府职掌简表
【附录四】参考史籍及相关书单推荐(含野史)
摘要
义军蜂起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这首《醉太平》是元朝末年无名氏的一首散曲。 在曲子里,可以看出元末“奸佞专权”“贼做官,官做贼”的腐败吏治,“官法滥,刑法重”的黑暗政治。这样的社会,这般的压迫,必然激起人民的变革愿望,农民的起义决心。矛盾的桶,迟早有一天会被引爆炸破,以致天崩地裂。 一句“开河变钞祸根源”,说的正是至正十一年(1351年)时,元朝政府因强征民夫挖掘黄河故道而引起的民变一事。原来,早在至正三年(1343年)白茅口决口之前,北方的韩山童、刘福通和南方的彭莹玉,便借由明教等宗教组织形式,大力散播明王降生将拯救世人的舆论。 在舆论的导引之下,人们的反元情绪持续发酵,而监修河道的官吏仍然苛待民夫,视其为蝼蚁,怎能不惹来沸腾民怨呢? “是时候了。”韩山童暗忖道。 在他的策划下,“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童谣——本质上是谶言,开始在民间尤其是民夫之中流传开来。某一日,民夫在黄陵冈挖出了一个只有一只眼睛,背上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人。一时间,工地上骚动起来,民夫的反心也被撩拨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大楚兴,陈胜王”的故事,但今人自然不能将古人的经验全盘照搬,这可能便是石人事件中没有明指“韩山童为王”的原因所在。不过,由于韩山童的名声实在响亮,故此当他在五月间于颍州(今安徽阜阳)集众议事之时,自有振臂一呼从者如云的效应。 韩山童被推举为明王之后,一方面择日准备起义,一方面派人联络其他义军同时行动。为了方便联军们联络,他们约定以头裹红巾作为标志。 因为走漏了风声,官军包围了韩山童所在的白鹿庄。韩山童牺牲之后,他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躲入山林之中。刘福通则带兵提前起义,攻陷了颍州城。工地上的民夫闻讯而动,纷纷加入义军队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们,也迫不及待地投奔过来。 就这样,红巾军的规模迅速激增至几十万人。他们以雷厉风行的速度攻克了河南、安徽的多个州县。其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这年八月,彭莹玉和徐寿辉也在湖北拉起了义旗,将反元势力扩散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除了这两股红巾军队伍之外,私盐贩子方国珍、张士诚,也分别割据了浙东和苏杭等地。义军蜂起的局面,好比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着实令元朝政府头疼抓狂。 到了至正二十年(1360年)以后,群雄割据的形势有了较大的变化。徐寿辉为部下陈友谅所杀,徐寿辉的旧部明玉珍便视之为仇雠,在两年后称帝于重庆,建号为夏。因其所据之地不过两川,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第二任皇帝明升便迫于压力向明朝乞降归臣。(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