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理世界奇遇记

物理世界奇遇记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 作者: (美)乔治·伽莫夫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84627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20世纪风靡世界的很好科普经典,有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毕生力作,作者在1956年荣获卡林伽科普奖。★★《物理世界奇遇记》构思精巧,运用奇妙的故事展现物理世界的奥秘:时间的维度、扭曲的时空、神秘的黑洞、迷人的裂变、貌美的飓风........集趣味和权威于一体,开物理娱乐之先河。★★★《物理世界奇遇记》展现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是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的启蒙书。
内容简介
《物理世界奇遇记》的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在一次科学讲座中对物理产生了兴趣。汤普金斯先生通过多次聆听物理讲座和物理梦境的奇遇,逐步了解了相对论、量子论、原子和原子结构、统计物理学等等物理世界的知识与奥秘,并认识了爱因斯坦、薛定谔、麦克斯韦等科学家。 《物理世界奇遇记》以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展现了神奇的物理世界,深深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是世界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
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1968),1904年出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市,有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莫夫在原子核物理研究中成就斐然,是“大爆炸”理论的推动者,对破译生物学“遗传密码”做出过贡献,提出放射性量子论和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伽莫夫是世界很好科普作家,一生共撰写25部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深入浅出,对抽象深奥的物理学理论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有多部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物理世界奇遇记》《太阳的生与死》《有一颗行星叫地球》《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给孩子讲万有引力》《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等,其中以《从一到无穷大》最为有名与经典。 1956年,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目录
第一章 城市速度极限
第二章 教授那篇让汤普金斯先生沉入梦境的相对论演讲
第三章 汤普金斯先生度假
第四章 教授那篇关于弯曲空间的演讲稿
第五章 脉动的宇宙
第六章 宇宙歌剧
第七章 量子台球
第八章 量子丛林
第九章 麦克斯维妖
第十章 快乐的电子部落
第十一章 上一场演讲中汤普金斯先生因睡着而错过的部分
第十二章 原子核内部
第十三章 木雕师
第十四章 虚空中的洞
第十五章 汤普金斯先生品尝日本料理
摘要
     城市速度极限 这是一个公休日。汤普金斯先生,本市一家大银行的小职员,睡到很晚才起床,悠闲地吃了顿早餐。他试图安排好自己的一天,他首先想到的是下午去看一场电影。打开当地报纸,他翻到了娱乐版。但没有一部电影能吸引他。那些专门描写和暴力的影片,让他厌烦极了。其他的也就是些在假日里给孩子们准备的电影。哪怕有一部电影有一点真正的冒险精神,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甚至只要有一点具有挑战性的内容,那也值得凑合看看。可是,连这样的电影也没有。 无意中,他的目光落在了页角的一张小告示上。本市的大学正在举办一系列关于现代物理学问题的讲座。这天下午的讲座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这还有点意思!他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世界上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理论的只有十二个人。也许他可以成为第十三人!他决定去听听这个讲座,这也许正是他所需要的。 当他来到这个大学的大礼堂时,讲座已经开始了。大厅里坐满了年轻的学生。也有一些老年人,大概是和他一样的观众。 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听一位站在投影仪旁的高大的留着白胡子的男人在讲话。他正在向听众讲解着相对论的基本思想。 汤普金斯先生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爱因斯坦理论的要点就在于存在一个的速度值,即光速,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不可能超过这个速度。并且,正是因为这个事实,产生了一些非常奇怪和不寻常的后果。例如,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量尺就会缩短,时钟会变慢。然而,教授指出,由于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即每秒18.6万英里),这些相对论效应很难在日常生活事件中观察到。 在汤普金斯先生看来,这一切都与常识相矛盾。 他正试图想象这些效应会是什么样子,这时他的头慢慢地耷拉到胸前……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是坐在演讲厅的长椅上,而是坐在市政府为方便等车的乘客提供的一张长椅上。这是一座美丽的古城,街道两旁都是中世纪的学院式建筑。他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但这场景并没有什么异常。此时对面学院塔楼上大钟的指针正指向五点。 街上几乎空无一人——除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缓缓向他驶来。当他走近时,汤普金斯先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自行车和自行车上的年轻人都不可思议地缩扁了,就像通过一个圆柱形透镜看到的一样。 钟楼上的钟敲了五下,骑车人显然很着急,更加用力地踩着踏板。可汤普金斯先生并没有注意到骑车人的速度提高了多少,由于他使劲蹬车,他被压缩得更扁了,走在大街上,看上去颇像一幅用纸板剪成的平面图。 这时,汤普金斯先生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可以理解发生在骑车人身上的事情,运动的物体会缩扁而已,这是他刚刚听到的。“显然,天然的速度极限在这里更低,” 他总结道,“这就是街角的警察为什么看起来如此懒散,他根本不需要监督超速行驶者。”事实上,此刻一辆在街上行驶的似乎能发出全世界都能听见的噪音的出租车,也并不会比那辆自行车快多少,就像爬行一样。汤普金斯先生决定追上那个骑车人,他看起来很友善,他想问问对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趁着警察没注意,他偷偷借了别人停在路边的自行车,飞快地骑了过去。 他以为自己马上就会缩扁,并且非常期待,因为他近来正在为不断发福的体形发愁。然而令他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他和他的自行车都保持着同样的大小和形状。相反,他周围的景象接近变了:街道缩短了,商店的窗户变成了窄窄的缝隙,路过的行人都变成了他有生以来所见过的瘦挑的人。 “啊!”汤普金斯先生兴奋地感叹道。“我明白了。这就是‘相对性’这个词可以用上的场合。一切相对于我运动的东西,对我来说都被缩扁了——不管是谁在踩自行车的踏板!” 他是个骑自行车的好手,现在他竭尽全力想追上那个年轻人。但他发现,要想在这辆自行车上提速,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他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去蹬踏板,但速度的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的双腿已经开始酸痛,但他还是无法做到比刚开始时快很多地通过街角的灯柱。看起来,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他现在开始明白为什么开出租车的人不能比骑自行车的人做得更好。于是,他想起了教授说过的关于不可能超过光的极限速度的话。不过,他注意到,他越是努力,城市街区就变得越短,骑在他前面的骑车人现在看起来也并不那么远了。确实,他终还是成功地追上了他。并肩骑行的时候,他瞥了对方一眼,惊讶地发现骑车人和他的自行车现在看起来都很正常。 “哦,那一定是因为我和他之间已不存在相对运动了。”他得出结论。 “打搅一下,先生,请问,”他叫道,“你不觉得生活在一个限速这么低的城市里很不方便吗?” “限速?”对方惊讶地回答道,“我们这里没有限速。只要我愿意,我能以我想要的速度走到任何地方——至少我可以,如果我有一辆摩托车而不是这辆旧自行车的话! “可是,你刚才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你的速度非常慢,”汤普金斯先生说,“我关注到了。” “怎么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