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英)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著;陈东凯 译;马丽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139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改变达尔文一生的航海之旅
·探索南半球物种的奥秘
·揭示早期殖民国家的发展轨迹
·一本持续畅销200余年的不朽经典
·任何喜欢大自然的孩子都不可错过的游记科普书
·“小达尔文自然科学馆”全套4本,包含:
《物种起源·物种神奇进化》
《物种起源·大自然的谜题》
《物种起源·地质大变迁》
《“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
让孩子一次读过瘾,知识学透彻!
内容简介
大自然赋予地球生命,还赋予某些生命以特殊能力,让这颗美好的行星一如既往地按照自然法则平衡地运转着。从过去到现在,一切物种都自简单演化而来,变得丰富多彩、令人称奇,构成如此美丽的世界。
为什么只有长颈鹿有那么长的脖子?
为什么马和驴能繁殖出骡,而骡却很少能繁殖后代?
杜鹃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蛋产在其他鸟的巢里?
蜜蜂建造标准六边形蜂巢的过程是什么?
蚂蚁真的会养奴隶吗?
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查尔斯·达尔文著,陈东凯翻译的《物种起源(大自然的谜题)》,一起探索自然选择学说之谜。
作者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经过潜心研究,出版了震动整个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进化论”被学界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著作还有《人类起源与性选择》《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等。
目录
Chapter 1 自然选择学说的难点与异议
自然选择的难题
关于中间过渡类型的不存在和稀有问题
对具有特殊习性与构造的生物的起源与过渡的讨论
完善且复杂的器官
变异的方式
自然选择学说存在的难点
自然选择作用下产生的不太重要的器官
“功利说”的真实性有多高――自然之美是如何得到的
统一法则和生存条件法则
关于物种寿命的异议
勃龙的几个异议
关于植物的一些异议
那些被分类学认为是高度重要的性状
米伐特先生收集的质疑以及我的解释
米伐特先生的两个质疑
导致长颈鹿有利发展的原因
米伐特先生的其他质疑
关于比目鱼科的不对称性
决定哺乳类构造的因素
米伐特先生关于低等物种器官的质疑
米伐特先生关于群体动物的质疑
米伐特先生关于植物的质疑
结论
Chapter 2 本能
本能与习性的对比
家养动物的本能
天性
中性和不育昆虫
总述
Chapter 3 杂交和杂种
第一次杂交后的不育性和杂种后代不育性的区别
物种不育性的差异
支配首次杂交不育性与杂种不育性的规律
首次杂交不育性与杂种不育性的渊源与原因
二形性与三形性互交
杂交变种的可育性及其后代的可育性并非普遍存在
除了可育性之外的物种杂交后代与变种杂交后代的比较
总述
摘要
    Chapter 1自然选择学说的难点与异议自然选择的难题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朋友们一定遇到了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甚至其中的某些我都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但这些晦涩的难点并不会阻碍我们探究、讨论和理解自然选择学说,而且我们也不必纠结于那些大多流于表面的难点。上述难点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如果一个物种是从另一个物种逐渐演变而来,那么应该存在大量的中间过渡类型,但实际却并不存在。为什么自然界所有物种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分界线?假如某种动物与蝙蝠有着类似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那么它是否能由一种与蝙蝠有着接近不同构造和习性的动物演变而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自然选择一方面能使物种产生一些无用的器官,例如长颈鹿仅用作驱赶苍蝇的尾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物种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的器官,例如眼睛呢?自然选择是否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本能,并影响、改变已经存在的本能?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蜜蜂筑造蜂巢的本能比数学家发现相关规律要早得多?为什么不同物种不能随意杂交产生后代?为什么即便产生了杂交后代,其后代也无法进行繁殖?然而,同一物种的变种杂交却可以产生可育后代,这一点又该如何解释?我首先就前两个难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其他难题我将在随后的章节中继续进行讨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