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的尽头 一场文化冲突的见证之旅

世界的尽头 一场文化冲突的见证之旅

  • 字数: 3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罗伯特·D.卡普兰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4910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卡普兰权威性的写作……(他)将新闻记者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力带到了本书中,(并)呈现出在第三世界冒险的全部经历。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正如他的《巴尔干两千年》受到了丽贝卡•韦斯特的《黑羊与灰鹰》的影响一样,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康拉德、伯顿、格林的影子:他探访的这些不幸的地区同样处于疾病肆虐、刑事犯罪频发、无政府状态和贪污腐败之中。 ——保罗•肯尼迪,《纽约书评》(Paul Kennedy,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编辑推荐: 1. 罗伯特•卡普兰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100位思想者”之一,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地缘政治专家,其作品曾影响了两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的军事决策。其19部外交政策和游记类作品都是畅销书,《无政府时代的来临》《巴尔干两千年》《荒野帝国》等代表作先后被译介到国内,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与评价。 2. 本书曾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获得《时代》《人物》《出版人周刊》《纽约书评》等知名期刊的好评。 3. 芝加哥大学已故的地理学家J.布莱恩•哈利(J. Brian Harley)写道:“制图学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语言……代表了一种系统性的社会不平等。阶级和权力的差异在地图上被设计、 具体化和合法化……其规则似乎是‘越有权势的在地图上就越显著’。”当地图沦为一种权力话语时,卡普兰带着关切之眼、关怀之心,以极大德勇气逆向而行,聚焦众多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双脚亲历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做出对这些国家的重要预言。 4. 从西非的科特迪瓦,到尼罗河谷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地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到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融的伊朗;从中亚到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卡普兰在世界地图上留下一串蜿蜒的脚印,带给读者的不仅是风土人情,还有他对历史、时事的精辟见解。
内容简介
加拿大政治学家托马斯▪F.霍默—狄克逊教授曾将世界比作一辆豪华礼车。车里,坐着来自后工业地区的人们,吹着空调,稳步前行;车外,则是饥饿贫穷的乞丐,朝着相反方向,渐行渐远。受此启发,20世纪90年代,美国地缘政治专家罗伯特·D.卡普兰走下“礼车”,开启了一趟“逆行”之旅。从西非出发,他行经尼罗河谷、里海海岸,最后抵达亚洲大陆,亲历充斥着种族冲突、军事动乱、人口激增、贫穷落后、传染病肆虐、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第三世界。通过近距离观察,卡普兰严肃地思考和探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过去到现在所面临的政治、文化、社会及种族等问题背后的真相,最终得出结论:第三世界并非孤立存在,面对和思考他们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篇西非:回到黎明?
第一章一趟理性之旅
第二章塞拉利昂:从格雷厄姆·格林到
托马斯·马尔萨斯?
第三章沿着几内亚湾
第二篇尼罗河谷:凹陷的金字塔
第四章伊斯兰焦煤城
第五章“苦难城市”的声音
第三篇安纳托利亚与高加索地区:
世界的战略中心?
第六章“旋转世界里的静止点”
第七章母矿脉
第八章沿着里海海岸
第四篇伊朗高原:地球的“柔软中心”
第九章充满花朵与夜莺的国家
第十章“手”的革命
第十一章市集国
第十二章库姆最后的颤抖
第十三章波斯之心
第十四章卡布斯塔
第五篇中亚:地形的天命
第十五章俄罗斯边境
第十六章前拜占庭突厥人与文明冲突
第十七章干净的厕所与帝国的遗产
第十八章世界屋脊
第十九章近期新版地图
第六篇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未来之路?
第二十章瘟疫年的旅程
第二十一章瑞希山谷和人类才智
第二十二章曼谷:环境与性的
第二十三章是老挝,还是大暹罗?
第二十四章柬埔寨:回到了塞拉利昂?
第二十五章丛林庙宇与“混乱乳汁”
第二十六章地球边缘的一个死亡
参考文献
地名中英文对照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