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气工程师手册(供配电专业篇) 第2版

电气工程师手册(供配电专业篇) 第2版

  • 字数: 15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0650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9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特点: 1.内容紧扣考试大纲,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帮助考生提高学习效率 2.本书也适合电气工作人员日常学习,帮助读者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要求的全部内容。全书共分为15章,内容包括: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负荷分级与负荷计算,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短路电流分析,1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设计,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变配电所操作电源,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接地,照明,电气传动以及建筑智能化。
全书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范围,叙述条理分明,概念清晰,是(供配电)注册电气工程师考生参加考试复习的推荐参考书,是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人员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杨贵恒,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副教授,先后主讲《军用发电机组》、《高频开关电源》、《UPS电源》、《电力电子电源原理与设备》、《实用电工技术》、《通信电源设备》以及《通信电源系统》等课程。近年来,参加了10多个部级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其中“野战动力电源隐身装备与技术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军用发电机组自动化控制技术及训练系统研究与应用” 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柴油机碳烟形成与控制”获重庆市电教成果二等奖;参与撰写的国家军用标准GJB4491《固定通信电源站柴油发电机组通用规范》、GJB5808《军用通信车车载电源系统通用规范》和GJB7035《通信用内燃发电机组品种系列》分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在全国各大出版社公开出版图书40余本,在军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讲的《军用电力电子电源原理与设备》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和全军专业技术人才特殊津贴获得者。
目录
第1章 安全
1.1 工程建设标准电气专业强制性条文
1.1.1 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1.2 重点掌握的设计规范条款
1.2 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1.2.1 常用术语
1.2.2 人体的阻抗
1.2.3 15~100Hz 范围内正弦交流电流的效应
1.2.4 直流电流的效应
1.3 安全电压及电击防护
1.3.1 常用术语
1.3.2 安全电压
1.3.3 电击防护的基本原则
1.3.4 电击防护规定
1.3.5 电击防护措施
1.3.6 电气装置内的电气设备及其防护规定的配合
1.4 低压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设计与等电位连接
1.4.1 低压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一般规定
1.4.2 各种接地系统的故障保护
1.4.3 等电位连接的种类
1.4.4 等电位连接的应用
1.5 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特殊设计
1.5.1 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
1.5.2 活动受的可导电场所的设计要求
1.5.3 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设计要求
1.6 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
1.6.1 电气设备防误装置的要求
1.6.2 电气设备防误装置的功能
1.6.3 设计、制造及选用电气设备防误装置的原则
1.7 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及措施
1.7.1 变电站内建(构) 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1.7.2 建(构) 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1.7.3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1.7.4 电缆及电缆敷设
1.7.5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1.7.6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7.7 消防供电、应急照明
1.8 电气设施抗震设计和措施
1.8.1 抗震设计总原则
1.8.2 选址与总体布置
1.8.3 抗震设计方法
1.8.4 电气设施布置
1.8.5 电力通信
1.8.6 安装设计抗震要求
1.8.7 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第2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
2.1 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1.1 电磁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1.2 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1.3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2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
2.2.1 变压器节能
2.2.2 供配电系统节能
2.2.3 电动机节能
2.2.4 风机水泵的节能
2.2.5 低压电器的节能
2.3 电能质量
2.3.1 电压偏差及其调节
2.3.2 电压波动/闪变及其抑制
2.3.3 谐波及其抑制
2.3.4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及其补偿
第3章 负荷分级与负荷计算
3.1 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
3.1.1 用户供电系统的组成
3.1.2 用电负荷的分级
3.1.3 负荷分级示例
3.1.4 各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3.2 负荷计算方法
3.2.1 负荷计算概述
3.2.2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3.2.3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3.2.4 尖峰电流及其计算
3.2.5 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3.2.6 企业年电能需要量的计算
3.2.7 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
第4章 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
4.1 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选择
4.1.1 电源及供电系统的一般规定
4.1.2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4.1.3 供配电电压选择原则
4.2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4.2.1 高压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4.2.2 高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4.2.3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4.3 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选择及接线方式
4.3.1 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种类
4.3.2 应急电源系统
4.3.3 柴油发电机组
4.3.4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4.3.5 应急电源EPS
4.4 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
4.4.1 接入电网基本要求
4.4.2 功率因数及补偿容量的计算
4.4.3 电气接线
4.4.4 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4.4.5 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
第5章 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
5.1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
5.1.1 变配电所分类
5.1.2 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
5.1.3 35~110kV变配站站址选择
5.2 变配电所布置设计
5.2.1 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型式与布置
5.2.2 35~110kV变电站型式与布置
5.3 配电装置的布置设计
5.3.1 配电装置内安全净距
5.3.2 配电装置型式选择
5.3.3 配电装置布置
5.3.4 配电装置内的通道与围栏
5.3.5 防火与蓄油设施


5.4 变配电所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