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年与狼獾

少年与狼獾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沈石溪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60908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讲的是一个少年与一个狼獾家庭的故事。 暴雨过后,怒江水位暴涨,十五岁的少年水秧儿划着木筏给父亲送粮食,却在江中救起了落水的母狼獾和两只狼獾崽。由于狼獾狡诈凶猛,喜欢跟人作对,且极难捕捉,当地人对狼獾恨之入骨,猎人都以打到狼獾为荣。水秧儿打算将三只狼獾活捉,带回村寨炫耀,不料中途木筏触礁损毁,自己也坠入激流,危急时刻被母狼獾所救。 他们被洪水困在一个陡崖下,陷入绝境。母狼獾顽强地爬上陡崖,带回了救命的食物;水秧儿奋力与恶鹰决斗,保护了两只小狼獾。人与狼獾患难与共,建立了深厚情谊。最后,当前来救援的父亲举起猎枪瞄准狼獾的时候,水秧儿挺身而出,挡住父亲的枪口,放走了狼獾一家。
目录
《少年与狼獾》无目录
摘要
     1 几场暴雨下来,怒江进入了汛期。汛期的怒江像匹脱缰的野马,沿着高黎贡山蜿蜒曲折的山谷奔腾直下。雨水把两岸的红土从山坡上冲刷下来,把嫩黄色的江水染成血红色。 一只木筏子在浪尖颠簸起伏,箭也似的向下游漂去。筏头上压着几袋粮食,筏尾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手里捏着一根金黄色的竹篙,不时在水里点点戳戳,将调皮地想要偏离航线的木筏子拨正方向。 少年名叫水秧儿,这奇怪的名字是有来由的:当年阿妈划着木筏子在怒江捞猪草时生下了他,生在水里,嫩得像根秧秧,阿爸就随口给他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水秧儿的家就在日曲卡雪山脚怒江边的汗寨,汗寨的意思就是寨子里的人都是干出汗的苦力活养家糊口的。男人干的是两种营生,打猎和淘金。水秧儿的阿爸冬天上山打猎,夏天下河淘金。此时,水秧儿就是给正在离汗寨下游约五十里的蛤蟆滩上淘金的阿爸送粮食去。 虽说水秧儿还差两个月才满十五岁,但山里的孩子早熟,个头虽然不高,胳膊和大腿上却已鼓凸起一块块肌肉,结实得像棵小橡树;赤裸着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身体,筏头飞溅的江水一淋,亮闪闪的,像涂了一层陶釉。他从小跟着阿爸阿妈风里来雨里去地在怒江厮混,撑筏的技艺十分娴熟,虽然孤身一人驾着一只小木筏在洪汛期的怒江漂流,却毫无惧色。 小木筏漂过湍急的骏马峡,进入了三道湾。三道湾长约七八里,江面较为开阔,水势较为平稳,江道弯弯曲曲。但水势平稳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江底下有暗流,江心还有一个个大漩涡,被漩涡卷住犹如被蟒蛇缠住,是极难摆脱的。 水秧儿正小心翼翼地绕开漩涡和暗流,突然觉得筏头一沉,木筏晃荡起来。他开始以为是木筏挂住了暗礁,或者是水草钩住了筏头,可不大像:假如是木筏挂住了暗礁,应该是猛烈的碰撞,木筏剧烈地颤抖;假如是水草钩住了筏头,木筏理应在原地转圈。他好生奇怪,仔细朝筏头望去,随着筏头慢慢往水下沉,一只土黄色的球状物体从水里冒出来,啊!是一只野兽的脑壳,漆黑的嘴吻,浑圆的耳廓,两只阴森森的眼睛,那模样既像狗熊,又像臭鼬,冷不丁一看还以为是熊和臭鼬的混血儿,那副尊容水秧儿一眼就认出是一只狼獾! 狼獾虽然带着一个“狼”字,却与狼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狼属于犬科动物,而狼獾属于生活在地面上优选的鼬鼠类动物。 那只狼獾头伸出水面后,两只前爪艰难地抠住筏头上的树皮,竭力往木筏上爬。狼獾不愧是狼獾,很会动脑筋,左前爪抠住筏头的树皮,右前爪朝前一伸,抓住了捆绑木筏的那道竹篾,爪子不再打滑,身体迅速地向上攀登。 P9-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